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 深化改革聚焦硬科技

网络 2025-07-14 15:20:20
股市要闻 2025-07-14 15:20:20 阅读

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上交所13日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同步发布多项相关业务指南。

上交所发布系列政策,直指科技创新企业痛点,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监管,提升资本市场适配性。同时,强化风险导向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并创新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 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将进入“成长层”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宣布将推出“1+6”政策措施,其中“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科创成长层指引》明确了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等。从定位看,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从纳入条件看,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从调出条件看,科创成长层将实施“新老划断”。在特殊标识上,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或存托凭证简称后将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

统计数据显示,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后获得较好发展。六年来,有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表示,改革措施将进一步聚焦“硬核”科技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开辟专属通道。复旦大学教授张宗新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增强了市场包容性,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平衡“支持硬科技”与“保护投资者”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与《科创成长层指引》同步发布的,还有《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通过市场化力量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姚亚伟表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判断能力,能够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招商证券副总裁刘杰表示,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可以产生责任捆绑效应,降低低成长性企业“鱼目混珠”的风险。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境外市场一项较为成熟的制度。2018年港交所就将资深投资者投资入股作为特定行业上市条件。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适用港交所18A规则的上市公司共67家,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平均约21%。在境内市场,近年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市场生态初步形成。

与境外市场不同的是,本次改革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只作为审核注册的参考,不影响科技型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姚亚伟说,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精准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