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落地,A股迎万亿增量资金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商业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后,有助于降低险资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敏感性,推动险资加大A股投资比例,并保持相对稳定,提高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市场预计,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有望为A股带来万亿元增量资金。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扩大“长钱”入市规模,短期将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长期将显著改善市场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
破解“长钱短投”困局
为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2023年10月份,财政部印发相关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各占50%。
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约为11%,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各方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共识和诉求较多,行业机构也有较强意愿。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
为落实《实施方案》,《通知》明确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另一方面,强调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南方基金表示,此举旨在强化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将破解“长钱短投”困局,推动保险公司从短期导向转向注重长周期价值投资。
广发证券表示,《通知》将两大关键指标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长周期考核机制的落地,将有效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险资投资决策及行为的干扰和影响。
资金矩阵加快形成
今年以来,推动险资入市的举措不断推出。《实施方案》除了明确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外,还明确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
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入市,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并明确提出,下一步计划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
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共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南方基金表示,我国“长钱长投”的资金矩阵正在加快形成。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