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黄仁勋减持引关注
当地时间7月11日美股收盘,英伟达报164.92美元,涨0.50%,最新市值4.02万亿美元。盘中,英伟达一度涨超2%,股价触及167.89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伟达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之际,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再度减持公司股份。
7月11日,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黄仁勋最新减持公司股票约22.5万股,价值约36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此次交易是其在今年3月制定的一项股票出售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允许他在年底前出售至多600万股股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当地时间6月20日和23日的两个交易日内,黄仁勋累计出售了10万股英伟达股票。
这一系列减持行动发生的背景是,投资者对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的押注,已将其股价和黄仁勋的个人财富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黄仁勋身家达1440亿美元,超过了沃伦·巴菲特(143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九。

据证券时报,黄仁勋财富激增的背后,是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独占鳌头的地位。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的硬件广泛应用于AI训练、推理和大型语言模型的部署,成为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首选的基础设施。今年以来,英伟达市值不断创出新高,在上周三更是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历史上首家达此市值的公司,超越微软和苹果。该股于当地时间7月10日收盘继续稳居4万亿美元以上,巩固其在全球资本市场的“AI第一股”地位。
英伟达的成功不仅仅属于黄仁勋一人。根据SEC的另一份文件,公司董事会成员、NewEnterprise Associates风投合伙人布鲁克·西维尔(Brooke Seawell)也于近期减持英伟达股票,套现约2400万美元。西维尔自1997年起便担任英伟达董事,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治理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此前的一系列减持行为曾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及高管薪酬结构的质疑。公司治理专家、ValueEdgeAdvisors副主席Nell Minow此前指出,高管频繁减持可能传递对公司长期前景的信心不足信号。她认为,英伟达应进一步公开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的具体目标,并优化CEO继任计划,以增强市场信心。
此外,黄仁勋的减持时机亦被部分分析人士解读为“精准踩点”。例如,在2024年6月英伟达股价短暂登顶“全球市值第一”后,其减持行为与股价回落的时间节点高度吻合。尽管公司强调减持符合10b5-1计划规则,但市场仍对其动机保持关注。
此外,随着4万亿美元市值里程碑成就达成,英伟达目前的市值已几乎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靠后的214家成分股的总和。
不少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英伟达的市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今年6月,巴克莱分析师基于对Blackwell芯片推出的乐观看法,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这一股价将使英伟达市值达到4.9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FactSet的数据,Loop Capital分析师Ananda Baruah本周已对英伟达给出了华尔街迄今为止最高的目标价:250美元,如果英伟达股价达到这一目标价,其估值将达到6万亿美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