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股全线飘红,高温天气拉动用电需求激增

网络 2025-07-07 19:10:43
股市要闻 2025-07-07 19:10:43 阅读

  电力股今日全线飘红。

  7月7日,电力股大涨。截至当天收盘,华银电力(600744.SH)收涨10.02%,连续5个交易日已收获四次涨停;韶能股份(000601.SZ)涨停,涨幅10.07%。

  此外,包括乐山电力(600644.SH)、华电能源(600726.SH)、西昌电力(600505.SH)、粤电力A(000539.SZ)、赣能股份(000899.SZ)在内的18家公司均涨超5%。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为14.51亿千瓦。

  今年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六个省(区)电网均已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电网官网消息,7月3日11时20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499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这一负荷较2021年夏季的12042万千瓦,增幅达24.3%。

  当日,江苏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达到6047万千瓦,也突破历史纪录,占当时全省发电出力比重为45.5%。相比2024年,今年江苏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早到来5天。

  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客户端南方+消息,7月7日13时41分,广东电网系统负荷今年第一次创新高,达到15974万千瓦,比2024年7月25日当天最高系统负荷15670万千瓦增长1.94%。

  其中,广州、深圳、惠州、江门、珠海、茂名、河源、潮州、梅州9个地市负荷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广东电网无错峰,整体用电形势平稳。

  据《浙江日报》7月7日报道,7月以来,浙江用电负荷连日超过1亿千瓦,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7月4日,浙江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亿千瓦。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7月4日至10日,黄淮、江汉、江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

  国家能源局预计,华东、华中地区电力负荷还将不断攀升,带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增长。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下称《报告》)预测,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温因素支撑下,降温用电规模将维持高位。

  该机构综合考虑供需因素后预计,在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在迎峰度冬期间,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电力供需将基本平衡。

  《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分别为9.5%、3.7%、9.5%和4.4%。

  《报告》称,分区域来看,预计2025年华北(含蒙西)、华东、南方电网区域是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区域,合计贡献率超过65%。其中,南方电网区域用电增速领跑全国,华东电网区域用电增速或有所回落。

  在电力供应侧,《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达6.6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3.2%,新投产装机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受能源保供与调峰需求推动,预计火电新投产1.27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将达5.2亿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预计,2025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其指出,宏观经济增长情况是影响电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电力供应方面,中电联预计2025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4.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将超过60%。

  高温拉动用电需求,利好发电企业。“五天四板”的华银电力日前发布异动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亿-2.2亿元(未经审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5亿-2.15亿元,暴增3600.70%-4423.07%。

  华银电力隶属于中国大唐集团旗下。该公司于1993年1月16日,经湖南省体改委批准,由湖南省电力公司等6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于1993年3月22日正式成立。

  2003年9月,根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湖南省电力公司将持有的公司33.34%股权划转至中国大唐集团持有,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大唐集团。

  该公司业务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为主,旗下资产包括大唐耒阳发电厂、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大唐华银张家界水电有限公司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