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商业秘密纠纷升级 涉超9亿索赔

网络 2025-07-06 18:50:39
股市要闻 2025-07-06 18:50:39 阅读

  7月以来,锂电材料上市企业天赐材料(002709.SZ)与永太科技(002326.SZ)商业秘密纠纷发酵,从刑事延伸至民事战场。日前,天赐材料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对包括李胜、永太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等12个被告提起总计8.87亿元的索赔。

  即便永太科技称尚未收到起诉材料,但依旧迅速发起了“反攻”。7月3日,永太科技强硬否认侵权,不仅称涉事产线技术为自主研发,更以名誉受损等为由反诉索赔约5751.93万元。双方诉讼拉锯战已涉及超9亿元索赔额。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双方业绩持续承压,锂电材料市场竞争加剧,此次专利诉讼的结果将对双方的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等“窃密”

  7月2日晚间,天赐材料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作为原告,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涉案被告为永太科技、九江天赐前员工等12名相关方。永太科技则迅速回应称,公司可能涉及诉讼,但尚未收到任何相关诉讼材料。

  天赐材料称,李胜在离职后违反保密义务,与永太科技等相关方达成合作,将非法获取的九江天赐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运用在了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胜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450万元;郑飞龙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50万元。

  彼时,天赐材料曾在公告中提示称,本次判决仅为李胜、郑飞龙涉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一审判决,案涉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公司等将另案处理。日前天赐材料正式向永太科技等起诉,并控诉被告方存在毁坏、隐匿侵权证据的情形。

  天赐材料要求,被告方面立即停止相关侵害行为,其中要求永太科技销毁其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利用其技术秘密建设的生产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同时包含永太科技在内的12名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用115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面对天赐材料的强势指控,永太科技虽称尚未收到起诉材料,但迅速发起了“反攻”。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反诉名誉侵权

  7月3日晚间,永太科技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天赐材料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分别向临海市人民法院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经济损失5751.93万元。

  相关公告中,永太科技对于天赐材料宣称,李胜为了获利伙同他人与永太科技等达成合作协议,非法获取的天赐材料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被运用在了邵武永太年产13.4 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一事进行了否认。同时,永太科技称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据了解,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7.93亿元,按照规划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满产后年将新增收入54亿元,年新增净利润6.7亿元。2024年年报显示该项目建设进度已达90.46%。

  对于天赐材料此次“发难”,永太科技认为是一场恶意诉讼,目的是抢占市场,贬损同行。

  康德智库专家张勃律师表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判决并非最终生效文书,永太科技就此提出异议有一定程序合理性,但一审对相关事实的初步认定,也说明天赐材料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是获得法院认可。”

  对于永太科技的“反击”,天赐材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关注到相关情况,但目前公司不方便对外回应,相关事项请关注后续公告。”

双方经营均面临业绩承压

  财报数据显示,永太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2024年永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41.28亿元、4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4.784亿元。2025年一季度,永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8亿元。

  天赐材料虽然2023年、2024年持续盈利,但较往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具体来看2023年、2024年天赐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54亿元、12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1亿元、4.839亿元。2025年一季度,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和1.34亿元。

  这意味着业绩承压的情况下,此次专利诉讼的结果可能会对双方的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