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601633):渠道转型致费用阶段性高企;料新能源新车发力
1Q25 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1Q25 业绩:收入400.2 亿元,同环比-6.6%/-33.2%;归母净利润17.5 亿元,同环比-45.7%/-22.7%,毛利下滑和费用增加导致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
1Q 总销量有所承压,新能源业务延续增长态势。1Q25 公司销量25.7 万辆,同比-6.7%,主要受内销燃油车和出海下滑影响;其中海外9.1 万辆,同比-2%,主要系独联体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其他区域仍快增。公司新能源销量受益于新品周期发力,单季达6.3 万辆,同比+6%。结构上,公司产品结构保持向上,据官方公众号,3 月20 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达2.4 万辆,同比+4%(占比24%)。分品牌看,皮卡/欧拉销量分别为4.3/1.5 万辆(同比-12%/-37%),有所承压;WEY/坦克/哈弗品牌表现亮眼,分别实现1.0 万/4.9 万/15.8 万辆(同比+182%/+103%/+26%),显示新能源转型成效。
1Q 收入毛利略降,费用提升摊薄盈利。收入与销量表现基本同步,1Q 毛利率17.8%,同比-2.2%,主系独联体市场报废税加征扰动和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销售费用提升摊薄盈利,销/管/研费用率为5.7%/2.3%/4.8%,同比+1.7%/+0%/+0.2%,其中销售费用提升明显主要系直营门店建设和新车宣发增加导致。我们判断,直营门店尚处爬坡期,故费率较高,但3-6 个月后伴随公司新品周期带动收入提升,可逐步摊薄费用。此外,1Q 经营现金流承压主系汇票等收款模式占款较多,整体现金流仍维持健康水平。
海外市场多布局对冲风险,新车周期推动量利平衡。尽管独联体市场波动较大,但公司积极通过海外产能建设进入多市场,对冲单一市场下滑风险。
公司2Q 开启强劲新品周期,坦克品牌国内外市场量利确定性均高,我们判断公司25 年可通过越野技术升级与聚焦300 Hi4-T 大单品巩固市场份额,以应对坦克高端车型竞争加剧的情况。而WEY 品牌发布全新高山MPV,搭载城区高阶智驾,32.98 万元起,上市15 小时预售订单突破5000 台。
哈弗也推出起售11.68 万元枭龙MAX,智驾&混动配置补齐,定价超市场预期,1 小时大订8000+台。综合看,我们认为1 季度是公司全年经营低点,2Q 开启盈利逐步改善节奏,仍在全年维度看好公司盈利实现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对公司海外市场量利表现的保守预期,我们下调25E 盈利预测6%至145 亿元,维持26E 盈利和跑赢行业评级。A/H 股当前股价分别对应14x/6x 25E P/E。公司海外销量占比高,基于市场对出口链的保守预期,我们下调A/H 股的目标价14%/18%为31 元/15.5 港元,对应18x/9x 25EP/E,较当前股价有34%/35%的上行空间。
风险
价格竞争加剧,海外销量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