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自购潮起:127家机构年内“自掏腰包”抢筹A股
8月以来,华泰资管、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相继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月内累计金额超2.7亿元,全年已有127家公募机构参与自购。机构看好A股慢牛行情,自购彰显信心,传递积极信号,政策引导亦推动基金公司参与权益产品自购。

华泰证券资管拟3200万元自购,8月公募自购超2.7亿元
8月25日华泰证券资管宣布将运用不超过32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持有期不少于1年。8月已有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公募自购,总金额不低于2.7亿元。华泰证券资管认为A股与港股具备良好配置价值,后续

A股震荡上扬 多家公募自购旗下基金彰显信心
4月初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扬,上证指数重返3600点。南方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宣布自购旗下基金,投资金额合计超数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彰显对A股市场的长期信心。

年内公募自购近50亿 被动指数基金成新宠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后,公募行业积极响应。年内公募自购近5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自购额达22.98亿元,被动指数型基金成权益类中最受青睐品种,占比达20.65%。基金公司自购既传递信心,又优化费

公募自购热情高涨 权益与债券基金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公募自购热情高涨,非货公募基金净申购金额同比大增。债券型基金成自购主力军,权益基金中股票型基金贡献显著,偏股混合型基金也表现不俗。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6亿 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7月以来,华商基金、大成基金等发布自购公告。今年以来,超20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超26亿元。公募自购呈现市场震荡时出手、新发时积极自购、基金经理常态化自购等特点。监管部门持续引导,未来将有更多基金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