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F基金积极调仓 以哑铃策略配置权益资产
在去年四季度的股债市场波动中,不少FOF基金频频调仓,降低了纯债基金配置比例,增配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固收+”基金以及指数基金等品种。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科技+红利”的哑铃策略依然盛行,但成长风格更受一些基金经理的关注。天相投顾数据显示,FOF基金去年四季度大幅减仓纯债类债券基金,配置占比从去年三季度末的38.74%下降至32.29%。

公募开年最高收益接近40% 选对赛道成关键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加速、新兴科技百花齐放、A股市场投资竞争力持续抬升,A股已成为公募基金获取高收益的核心来源。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以来,公募QDII在海外市场投资表现平平,但在A股市场却获得惊喜开局,依靠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持续突破,已有10只基金产品获得了超过20%的收益率,最高的接近40%。

南向资金不断流入 基金调仓换股把握港股投资机会
去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024年,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7470.17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158%。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多只重点布局港股市场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保持较高仓位,同时对持仓进行了调整。展望2025年,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影响港股定价的分子端企业盈利因子和分母端流动性因子均有望获得边际改善,市场中有许多投资机会值得挖掘。

公募REITs四季报出炉 保租房和能源板块盈利能力出色
基金2024年四季报已披露完毕,51只公募REITs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的经营业绩,多数项目底层资产运营较为稳健,共有38只产品实现盈利,占比75%。与此同时,公募REITs积极回报投资者,2024年累计分红57.53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公募REITs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其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超六成私募重仓过节 头部梯队做多权益类资产
“这几天公司仓位提高到了七成左右,节前不会减仓。”某老牌私募的最新操作,折射出当前私募对A股市场的乐观预期。私募排排网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春节长假临近,超六成私募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超两成私募选择中等偏重仓位过节。知名私募景林资产近期更是用自购表达对权益类资产的乐观预期。

持续上报创新产品 公募开年锚定硬科技
锚定硬科技,公募大幅增配科创板股票。2024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由当年三季度末的10.54%上升至13.02%,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募还在密集布局科创板相关基金,后续增量资金可期,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获批后,第二批6只科创综指ETF已上报。

业绩表现逐渐释放“回春”迹象 主动基金仍待奋起直追
在连续两年跑输指数基金之后,针对主动权益基金的质疑之声又重新在市场中泛起。不过,今年开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春”的迹象十分明显。数据显示,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年内上涨1.07%,明显跑赢同期沪深300、中证A500等主流宽基,部分绩优产品今年以来的涨幅甚至已经接近40%,主、被动基金的业绩有所反转。

震荡行情下基金布局存分歧:有的大胆加仓 有的锁定收益
在行情起伏的四季度,不少基金经理不仅在个股操作方面排兵布阵,亦在仓位升降上辗转腾挪。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微降,比例由85.18%回落至85.10%,但多只基金在震荡行情里依旧坚定加仓,并乘着人工智能板块的行情继续受益。

公募基金扎堆布局五大行业 30只重仓股业绩预增
1月23日,国新办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3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富国基金表示,在上述指引下,公募基金有望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并为A股市场带来万亿级的增量资金。

被动基金成A股“顶梁柱” 霸屏指数成份股十大流通股东
被动指数基金展现出惊人增长势头,力压主动权益基金,加速成为A股市场的“顶梁柱”。险资、私募等机构资金借道被动指数基金密集入市,成为被动投资崛起的关键推手。随之而来的是,被动指数基金成为A股市场近年来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其发展趋势正深刻重构A股定价逻辑,市场有效性悄然提升。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