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千亿元险资私募证券基金“在路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着“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险资入市“进度条”如何、推动险资入市还需哪些政策助力等问题,也备受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目前已经将500亿元额度全部投资落地。

保险资金加速入市!首只险资私募500亿资金全部入市 二期又要来了
3月10日,界面新闻从中国人寿集团获悉,市场首支险资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并于近日迎来二期基金。2024年3月,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共同设立的鸿鹄基金正式启动,中国人寿方面曾表示,主要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

风水轮流转 热门主动型基金打翻身仗 年内最高收益80% 还能追着买?
开年以来,多个赛道涨势强劲,多只专注相关赛道投资的主动型基金也实现了超额收益。在人形机器人、医疗、消费等近期上涨较多的板块,多只主动型基金成功跑赢被动型产品。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主动型基金的个股集中度比被动型产品更高,且动态调整持仓个股的灵活性更高,在市场上涨时期,绩优主动型基金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今日重要变化!公募基金提前“埋伏”
3月10日,港股通标的正式调整。其中,小菜园、毛戈平、贝壳-W和卫龙美味等27股被调入,调出名单则包括绿景中国地产、SOHO中国、奈雪的茶和百果园集团等28只股票。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公募基金提前“埋伏”。以知名美妆公司毛戈平为例,早在去年四季度末,该标的就被六只公募产品重仓持有。此外,越疆、德翔海运、贝壳-W等股票均被公募基金经理重仓。

本周18只新基金发行 超半数为股票型基金
【导读】本周18只新基金发行,超半数为股票型基金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玲本周(3月10日至3月14日),公募基金市场将有18只新基金(仅统计初始基金,下同)面市。基金类别上,超半数为股票型基金。回顾上周,股票型基金受到资金青睐,成立数量、合计募集份额均居前。

资金持续净买入 怎么回事?
上周,科技板块依然是资金关注的焦点,其中,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尤为抢眼。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CSI)上涨11.16%,创三年来新高。2月下旬以来,该指数连续多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上一次如此高活跃度的交易,是在去年“9·24”行情时期。港股互联网ET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遥遥领先。
基金经理也忙着申请Manus 现象级热度伴随争议 业内共识:打开了AI Agent的想象空间
DeepSeek改变了当下投资的叙事逻辑,资金对“中国资产重估”的热情因Manus得到进一步延续。Manus发布、自媒体劈天盖地文章、火速出圈、A股相关题材大涨,再到内测码被数万元倒卖、X账号被关又恢复,创始团队多次回应,社交平台各执一词的争议……短短两天时间,Manus成为继DeepSeek之后,成为投资圈现象级热点。

10年 如何买基金从10万赚到100万?DeepSeek带你实现!
有句话说得好:你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速度,决定了你一生的财富高度。想要赚到100万,如果只通过努力工作,可能大部分人需要很久才能实现。但如果通过我们手里的钱投资理财,钱生钱,赚到100万,或许会更容易一些。

AI如何影响量化投资?公募发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量化投资领域正迎来新一轮深刻变革。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模型兴起,颠覆了传统数据处理方式,促使基金公司加速探索AI的深度应用。面对海量且复杂的金融市场数据,算力资源分配与稳定性也逐渐成为AI量化模型的制胜关键。不过,尽管AI技术在量化投资领域展现出强大潜力,模型的“黑盒”特征以及相应的可解释性不足依然困扰着业界。

“扫货”!外资重返中国股市!“青睐”港股科技股
韩国人,正在买入中国股票!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韩国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200%。另外,根据韩国最大证券公司的数据,2月17日至28日,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