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搭台量化唱戏 高端玩家亮相中证A500指增赛道
近年来,指数投资大放异彩。尤其是创新型重磅宽基指数中证A500诞生后,一举成为最为瞩目的中国资本市场核心资产表征工具。在ETF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指数增强基金已成为基金公司、量化私募争相竞逐的新赛道,中证A500指数产品迎来了越来越多“高端”玩家。

科技股“诱人” 全球基金对港股信心大增
2025年以来,港股走出强劲的反弹行情,截至2月20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12.55%、23.1%,在全球各类资产中排名前列。美国银行2月进行的月度调查显示,全球基金对香港股市的信心大幅提高,18%的受访者预测恒生指数2025年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最佳。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港股走势强劲,南向资金在加速涌入港股市场。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回暖,截至2月18日,权益类基金业绩排行榜前10中有9只为主动权益类产品。与此同时,多只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最新净值创下成立以来新高。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在多重利好因素带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改善,伴随热点逐步扩散,市场结构性机会明显增多,从而给主动管理型基金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

今年首发ETF吸引37家私募机构旗下50只产品抢筹
进入2025年,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延续了以往的热度,在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吸引了包括私募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私募排排网”)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37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旗下的50只产品现身今年首发的23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ETF份额达4.84亿份。

百亿元级债券ETF添丁 头部产品规模占比超七成
第六只百亿元级债券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诞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0日,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规模达到108.13亿元,成功跻身百亿元级债券ETF行列。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方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债券市场表现稳健,收益率相对可观。
摩根士丹利转向 不再看空MSCI中国指数!本周已有多家外资巨头上调对中国股市估值
又一家华尔街投行上调对中国股市的预测。日前,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团队发表最新观点指出,中国股市,特别是离岸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上调MSCI中国指数评级至标配,并分别上调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点位至24000点、77点。本周以来,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汇丰、景顺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都对中国股市发表了更为积极的看法。


金价再创新高 这类产品“真香”了
2月20日,黄金多头再度发力上攻,创2954.7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距离3000美元/盎司关口近在咫尺。金价强势攀升之际,金饰价格目前已逼近900元/克大关,动辄数千元的黄金饰品让许多投资者不敢出手。不少投资者将目光瞄准了黄金ETF,该类产品的购买门槛低至1元,更有人晒收益,一天净赚近900元。

熟悉的配方?如今又到科技股的轮回 看看哪些基金经理转投AI赛道?
板块轮动下,部分公募基金似乎只能选择“弃暗投明”。2025年开年以来,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崛起,推动了科技股持续上扬,押中了该行情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亮眼,多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40%,收益最高超过60%。另一面,财联社记者发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分化较为明显,重仓煤炭、石油等能源板块的基金今年以来净值跌幅较大。

公募基金认为债市波动或加大 可适当把握调整所带来的入场机会
中国网财经2月20日讯(记者张明江)去年四季度熟悉的“股债跷跷板”又来了,过去一周债市经历了一场倒春寒,债券基金业绩大面积调整,近半纯债基金年内业绩告负,不少债券基金持有人开始担忧。公募基金认为短期内债市波动或加大,但中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可适当把握调整所带来的入场机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