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基金自购!年内自购总额已破12亿
又有基金公司官宣自购。4月14日,国金基金公告称,公司拟于3个月内,结合市场情况将运用本公司固有资金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1500万元,并承诺所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同时,国金基金表示,本次自购及后续投资行为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规定,相关操作将确保公平、透明,避免利益冲突。

多只宽基ETF集中出现买入大单 部分债券ETF成交活跃
4月15日,大资金再度出手。临近午间收盘和下午收盘时,多只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集中出现买入大单,这些宽基ETF的价格普遍拉升。对比前一个交易日,华夏沪深300ETF成交额增加243.5%,华夏上证50ETF增加121.96%,易方达沪深300ETF增加39.59%。自4月7日“国家队”资金出手增持ETF以来,A股ETF合计获净流入超过1600亿元。

调仓调研双管齐下 知名基金经理备战二季度行情
近日,奥士康、盈峰环境、禾望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谢治宇、傅友兴、程洲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股票被上述基金经理大幅买入。同时,机构也在密集调研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机构年内调研总次数名列前茅,朱少醒、朱红裕、范妍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

10家公募同日开抢 这类ETF大火的原因找到了
公募基金再现扎堆发行热潮,这次的焦点又是自由现金流相关指数产品。本周,10家公募基金公司同日开售自由现金流ETF,这已是该类基金年内第三次扎堆发行,前两次同日发行的产品数量分别是3只和6只。据统计,截至4月14日,年内已有19家基金公司发行或成立自由现金流相关基金。

绩优基金扎堆披露一季报 紧扣科技成长主线布局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的密集披露,中欧基金、长城基金、永赢基金、安信基金等公司旗下众多绩优基金的最新动向也随之浮出水面。一季报显示,多只绩优基金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基金经理的投资布局则主要锚定科技成长主线。多只基金规模增长超10亿元从已经披露的基金季报看,业绩亮眼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强势吸金。

首批科技主题基金一季报出炉!有基金规模增幅超1500%
4月15日,永赢数字经济智选、中欧智能制造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一季报出炉。一季度,科技成长风格崛起,含AI量较高的基金业绩领跑。产品规模水涨船高,有基金规模增幅超1500%。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受益于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聚焦基金一季报 | 9只债券基金披露2025年一季报 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
公募基金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正在陆续披露,多只债券基金业绩表现浮出水面。截至4月15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稿时,已有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募机构披露共计9只债券基金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多只基金产品实现了净值增长,但不同基金产品之间的业绩表现存在差异,部分基金产品的净值则有所下降。

百亿私募最新现身57只A股 基础化工、电子行业受青睐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百亿私募的最新持仓数据浮出水面。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共有23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57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达226.42亿元。从持股数量变动情况来看,百亿私募去年四季度新进个股8只,增持个股17只,持股不变个股20只,减持个股12只。

多家全球养老基金宣布:暂停对美国资产的投资
综合媒体报道,近日,北美、欧洲地区部分全球大型养老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宣布暂停或重新评估对美国资产的投资。北美、欧洲地区全球大型养老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宣布暂停对美国资产的投资例如,丹麦养老基金AkademikerPension管理1500亿丹麦克朗的资产,其首席投资官AndersSchelde表示,每日都在评估美国资产的吸引力,已经开始考虑对投资组合进行“根本性的调整”。

调仓曝光!首批科技基金一季报出炉 仓位调整透露三大预判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永赢、中欧、长城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一季度继续加码AI产业链布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成重仓方向。面对市场对AI应用商业化提速的期待,基金经理普遍认为,AIAgent(人工智能代理)、大模型迭代及机器人量产节奏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