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私募合计调研超2500次 “十大热门调研股”出炉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5月证券私募机构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保持较高热度,半导体、医疗器械、通用设备等行业(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下同)成为私募机构调研的焦点。从仓位看,截至5月末,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7%,与4月底相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显示出私募对于市场大势和结构性机会整体预期较为乐观。

休眠一年后“复活”吸金逾80亿 这类债基为何总遭机构“控场”
因机构撤离陷入数月“休眠”的基金产品,在重启运作后短期吸引了大量资金,甚至触发比例配售。近来,这样“起死回生”的现象发生在汇安恒利39个月定开(009305.SZ)、南华瑞泰39个月定开等产品身上。
5分钟成交超71亿元!多只债券ETF成交异动 大资金扫货迹象明显
6月3日,多只债券ETF成交显著放量,频现大单。其中,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短短5分钟成交额即超过71亿元,全天成交额创上市以来新高。数据显示,5月以来,超400亿元涌入债券ETF,当前债券ETF总规模逼近3000亿元。近日,9只债券ETF获准成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债券ETF的吸引力。

高盛:对冲基金5月加速购入全球股票 加仓速度创近半年最快
高盛最新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对冲基金上周以近半年来(2024年11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买入了全球股票,与此同时全球股市上月也以几十年来最积极的月度表现收官。这份报告还写道,对冲基金上周对全球所有地区都持看涨立场,其中以北美和欧洲领涨。

35家公募争相布局 热门赛道再添“新成员” 这次有何不同?
去年九月,中证A500指数发布。其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很多老牌宽基指数产品。彼时指数发布后不久,首批上线的中证A500产品规模就火速突破了1000亿元。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8日,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产品近200只(不同份额单独计算),跟踪产品总规模超2000亿元。

5月公募调研近4800次 半导体等行业受关注
5月份公募机构调研活动呈现出鲜明的行业偏好特征,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成为公募机构关注方向。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共有155家公募机构展开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申万二级行业中的103个细分领域,涉及629只个股,累计调研频次高达4791次。

本周35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导读】本周35只新基金重磅发行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端午小长假后的首周,市场迎来新基金发行热潮。本周(6月3日—6月6日)有35只新基金“同台竞技”,其中,6月3日就有25只新基金密集发行。从数量来看,指数型基金产品占“大头”。本周有7只浮动费率基金开启发售,涉及景顺、鹏华、大成、招商、工银瑞信、万家、兴全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港股持续高温 港股ETF冰火两重天 这些产品“越跌越买”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火热,尤其进入二季度之后,随着多家A股公司赴港IPO,也使得越来越多资金通过ETF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以来,布局港股市场的ETF产品总体规模增长184亿份,总规模达4280亿份。值得注意的是,规模强势增长过程中,有些产品依旧呈现“越跌越买”特征,而一些强势品种,却遭遇较大规模赎回。

ETF发行规模“四连降” 什么信号?
5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演“冰与火之歌”。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债券型基金以占比55.07%的发行份额强势主导市场,利率债、高信用等级产品成机构资金“避风港”,而ETF发行规模则遭遇年内“四连降”,单月仅发行110.68亿份,创5个月内新低。与此同时,权益类产品科创板、数字经济等主题基金逆势吸金,但混合型基金发行面临“两头不讨好”的困境,折射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收缩的现状。

“吃药”行情“新”在何处?基金经理:港股或更胜一筹
年内,“吃药”行情久别重逢,但与上一轮医药牛市不同,本轮涨幅亮眼的个股集中在创新药板块,且港股市场表现尤佳,因此使得重仓港股医药板块的QDII基金业绩亮眼,内地医药主题基金也多凭借重仓港股才能脱颖而出。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