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2024 资金腾挪潮起 拥抱投资“E”时代
大鹏一日同风起。对于2024年的公募基金行业来说,ETF犹如振翅高飞的鲲鹏,在行业内掀起一阵旋风。为了把握ETF的风口,基金公司纷纷发力布局,助推ETF规模飙升,从年初的2万亿元,骤然增至目前逾3.7万亿元。时来天地皆同力。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一场资金腾挪大幕已然拉开。

基金加大布局力度 6只ETF规模超过千亿元 芯片主题ETF涨幅领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日趋完善,A股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对指数基金的发展带来帮助。再加上ETF具有实时交易、高度透明、管理费用较低、交易便捷、流动性良好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社保基金也将ETF纳入了投资范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持续加大对ETF赛道的布局,今年以来ETF规模增长明显。

明年外资公募主要发力可持续发展、跨境投资
2024年,外资公募产品发行“稳”字当头。与国内公募基金发行趋势一致,外资公募新品也以固定收益型产品为主;部分外资公募在产品发行上取得突破,发力ETF产品,也有公司新增指数和指数增强产品线。展望明年,外资公募表示,主要发力点将着落在可持续发展、跨境投资等方向上。新发基金以固收为主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稳步推进,外资机构积极展业。


基金年末密集调研!芯片、AI、机器人热度高
近日,数家公募基金公司扎堆调研上市公司,挖掘潜在跨年行情投资标的。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12月份,芯片、A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相关的公司增长情况最受基金公司关注,有基金公司向记者表示,AI算力快速发展,预计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明年仍有望持续较快增长。随着谷子经济、IP经济持续火热,也有相应公司获得基金公司调研。

ETF配置占比不断攀升!“基金买手”看好明年A股机会
2024年,全球市场波动加剧,FOF凭借多元化配置策略展现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12月20日,有38只公募FOF的年内收益率超过了10%(A、C类不合并)。通过涵盖全球股债、大宗商品及另类策略等多类资产,FOF充分发挥结构优势,有效分散了投资风险,确保了组合的稳健表现。

“重回属于我们的荣耀” 主动权益基金发力“争上游”
9月下旬启动的A股急涨行情过后,市场进入轮动分化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前急涨阶段指数基金业绩集体“霸榜”的盛况不再,一批主动权益类基金凭借对主题行情的灵活把握以及对牛股的提前挖掘,短期业绩迅速攀升,大幅领先于被动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由于“924”行情启动较为突然,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较低,处于满仓状态的指数基金率先抓住了投资机遇。

百亿级私募前11个月业绩出炉 绩优机构内需和科技“两手抓”
四季度以来,市场震荡企稳,头部私募业绩逐步修复。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超17%,正收益占比超九成。业绩回暖的过程中,头部私募操作也愈发积极,记者从渠道处获悉的私募产品11月报显示,知名头部私募仓位保持“进攻”状态,布局方向主要集中在内需相关板块和科技赛道。

A股市场变幻风向标 A500乘势上位沪深300并未告退
在中证A500指数发布满三个月之际,相关基金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目前,关于“新晋销冠”中证A500会否取代“传统旗舰”沪深300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沪深300ETF与A500ETF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态势,其中沪深300ETF净流出约470亿元,同期中证A500ETF则获得1814.26亿元的净流入。

公募规模冲刺战打响 更注重质量而非增量
临近年末,各大基金公司规模冲刺大战如期打响。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截至12月20日,12月以来已发行96只基金,创下半年以来月度新高,还有30只等待发行。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多家公司赶在年末密集布局新品,最多的月内发行了5只产品。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