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选股标准放宽 重仓“新面孔”估值不便宜
尽管公募QDII基金在港股和美股的选股极为苛刻,但随着市场流动性出现重大变化以及中国资产价格在全球的上涨趋势,QDII基金对新覆盖的品种的盈利与估值门槛有所降低,这可能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正在逐步提升。
QDII选股估值容忍度提升
在基金重仓股泡泡玛特火爆资本市场之后,对标乐高、泡泡玛特的儿童积木第一股布鲁可,也开始进入基金经理的投资视野。在尚未进入港股通名单的背景下,布鲁可在今年一季度被QDII基金提前锁定,华安基金旗下多只QDII基金买入该股,其中华安大中华基金在今年3月末将布鲁可列为第五大重仓股。
尽管缺乏港股通渠道的南向资金支持,但是QDII基金的重仓布局使得布鲁可的股价在最近5个月内上涨超过110%。值得一提的是,布鲁可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01亿元。
在AI科技赛道上,许多基金公司也更倾向于挖掘与新经济、内需消费相关的品种。比如,易方达基金则布局了无人售货机赛道的趣致集团,趣致集团主要通过无人售货机来实现人工智能广告互动营销收入,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5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则亏损16.72亿元。南方基金挖掘的中国货车司机平台股满帮则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货运订单的快速匹配及运输路径的智能规划,满帮在美股上市,或因该股吸引力较高,南方基金旗下一只港股QDII基金买入了该股。截至今年3月末,满帮为南方中国新兴经济QDII的第八大重仓股,也是这只QDII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唯一的美股上市公司。
尽管QDII基金在美股市场很少买入市值低于50亿美元的公司,但新经济的火爆以及风险偏好的变化,依然吸引了许多基金经理改变传统打法。市值不足15亿美元的中概股、无人机概念股亿航智能,就在今年一季度成为多只QDII基金的重仓股,其中,国富亚洲机会股票QDII基金甚至将该股列为第三大重仓股。
基金经理看好底部筹码
可以看出,一些公募QDII正在拥抱中国新经济赛道,更高的选股容忍度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的信心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选股条件苛刻是公募QDII在过去三年间生存的关键策略,在对营收、净利润、估值、经营现金流、应收账款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之后,才能最后确立基金重仓股名单,因为此前许多公募QDII在港股市场因冒进遭受过较大损失,更有不少年轻的QDII基金经理因选股不够谨慎,在一些港股重仓股上出现重大损失,并严重拖累基金业绩甚至导致产品面临清盘风险。
现在公募QDII越来越多地展现出进攻型思维,显示出在市场流动性出现重大变化之后,资产定价逻辑发生了变化,大量南向资金涌入港股市场,对许多此前不被机构覆盖进行布局。由于港股的资产重估现象引发了全球市场的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这也是许多港股QDII在美股布局中概股的一大逻辑。
哪怕年度净亏损达17亿元的微盟集团,都在今年一季度迎来基金重仓,考虑到微盟集团的核心AI营销广告业务与内需消费紧密相关,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重仓微盟集团的基金经理将该股视作分享内需消费复苏的指标性股票。
“估值也是千人千面的,在有的基金经理眼里是很贵的,但有的基金经理就觉得很便宜,这取决于基金经理自身的审美偏好以及基金经理给相关股票的定价,比如你认为这家公司未来将非常厉害,那么你就会觉得现在的价格很便宜;反之,你就会觉得缺乏吸引力。”华南地区一位大型公募新锐基金经理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的估值容忍度来自投资者自身的判断,包括投资者所处的市场环境,估值高低并无绝对的指标。
“科技叙事”逻辑提升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崛起带来的“叙事”变化促使股票市场估值审美和定价系统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可能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QDII基金操作策略偏进攻的原因。
华夏大中华企业QDII基金经理叶力舟认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已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无论是核心的科技硬件环节的突破,还是应用服务的加速渗透和商业模式创新,投资的机会均呈现出多样化、持续化的特征。短期市场的波动虽然难以精确预测,但对于投资方向和中长期的风险收益比,仍然处于非常具备吸引力的区间,因此选择那些市场份额能力强、盈利模式好的优质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和内需修复两大方向中具备结构性优势的投资标的,将提供显著的超额收益。
鹏华港美互联QDII基金经理李悦强调,DeepSeek推出了性能卓越而成本低廉的AI模型,其他中国公司比如阿里、腾讯、快手分别推出性能优异的AI模型,阿里巴巴云业务展望大超预期,宇树科技发布高性能机器人产品,这些因素打破了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垄断叙事,改变了港股科技股的投资逻辑,引发中国科技股的估值重塑。此外,部分资金从美国、印度等相对高估值市场切换到中国、欧洲等低估值市场,为港股科技板块带来了增量资金。
工银香港中小盘基金经理单文认为,技术崛起带动中国资产重估,一方面确实观察到经济在多项政策出台后有明显的企稳迹象,随着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已经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附近,估值进一步上涨需要观察到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的超预期复苏,因此港股短期可能依旧以选股行情为主,不同子行业的估值体系和资金热度可能出现较大分化。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QDII基金选股标准放宽 重仓“新面孔”估值不便宜)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