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2024年年报全榜单出炉!
A股市场业绩总览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541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5405家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Choice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56.16%的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7.55%的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29家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公司达到77家。

新消费“异军突起” 基金经理热议投资逻辑生变
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回暖,不少消费主题基金在今年为投资者贡献了较好的业绩回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多只消费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已经超过20%。分析这些基金的持仓可以发现,新消费赛道的绩优股成为了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然而,也有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因踏错市场节奏而“损失惨重”。

解码一季度新动向:牛散爱算力 私募投材料
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披露接近尾声,A股超级牛散、百亿私募等实力资本的动向也逐渐明朗。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二者投资方向存在较大差异:牛散在第一季度的加仓目标以算力、人形机器人等个股为主;百亿私募增持个股则主要集中在材料、资源行业。一季度,章建平大举加仓算力概念,新进杭钢股份、奥飞数据、海南华铁、中坚科技四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并增持寒武纪。

超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年内新高
本月市场遭遇剧烈波动,不过仍有部分基金逆势走强。从基金业绩表现看,4月7日以来,超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出年内新高。从这些绩优基金经理的最新操作看,其更加强调把握时代发展机会,不要固守在传统赛道,而是积极拓展投资思路,瞄准新兴消费等赛道,与时俱进迎接调整。超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年内新高得益于政策力挺,市场企稳反弹,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年内新高。

公募今年以来分红额逾800亿元
市场正在迎来一波公募基金的“红包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分红金额已突破800亿元,创近三年同期新高。权益类基金的分红额是去年同期的10倍,ETF占据大额分红榜单前列位置。这背后的业绩底气与波动中稳定投资信心的举措备受关注。

刚刚公布:32.22万亿元!
4月29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22万亿元,连续两个月规模站稳32万亿元大关。从环比情况看,上个月公募基金规模变化较为平稳,相比2月末,规模减少近百亿元,环比下跌0.03%,这也是自2020年10月以来,公募基金月度规模变动首次不足百亿元。

公募总规模稳住32万亿 股基和混合基持稳 债基逆势增长 货基降超千亿
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李迪)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1月短暂跌破32万亿元关口后,现已连续两个月稳住32万亿量级。中基协发布的3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22万亿元,与2月底的32.23万亿元基本持平。其中,债券基金逆势实现规模增长,初步止住规模跌势。
200亿险资“活水”要来!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二期鸿鹄基金
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再迎新动向。4月29日,新华保险(01336.HK)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含)认购私募基金(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据悉,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超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加仓港股,南向资金扫货不停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关注。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规模与配置比例双双刷新阶段性高点。其中,超七成产品加码港股,上百只基金单季仓位提升超两成,最高超40个百分点。同时,即使前期涨势暂歇,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扫货”模式仍在继续,月内净买入额超过1580亿元,一举刷新年内纪录,用真金白银印证港股吸引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港股市场承压,但仍有配置性价比。

15个月股价涨超1000% 萧楠、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押中”了
4月28日,“谷子经济”概念龙头港股泡泡玛特大涨,盘中一度涨超13%,创下19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4月29日,泡泡玛特继续走强,截至收盘,该股涨超2.50%。消息面上,4月25日,泡泡玛特官方应用登顶美国App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分析人士表示,这与泡泡玛特近期上市的新品密切相关。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