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算力激增:域控需求爆发,A股公司加速布局

网络 2025-08-27 16:50:38
期货学院 2025-08-27 16:50:38 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

算力正成为机器人产业核心环节,域控需求激增引发A股公司竞相布局。随着机器人技术落地加速,数据与场景复杂性对机器人'大脑'提出更高要求。英伟达8月25日推出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较前代Jetson Orin算力提升7.5倍,能效提升3.5倍,可支持生成式AI模型运行,为机器人产业注入新动能。

技术同源性驱动下,A股自动驾驶域控企业加速切入机器人领域。不过,机器人狭小空间与尚未收敛的技术栈,对域控厂商提出严苛挑战。以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3499美元的高价为例,开发高性价比国产方案成为行业共识。

机器人落地催生域控刚需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公司大单不断,头部厂商都对未来销量给出乐观预测。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未来几年机器人出货量有望实现每年翻倍增长,甚至可能在两三年内突破百万台。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上,董事长邓泰华判断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拐点,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据其预计,智元今年出货几千台,明年数万台,未来几年目标达数十万台。

供应端高预期下,机器人域控需求激增。机器人执行任务需'大脑''小脑'协同,域控制器成为具身智能核心硬件。天准科技管理层透露,今年4月获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千万级订单。当前机器人躯体存在多个控制器,导致硬件分散、空间利用率低、集成复杂等问题。均胜电子推出'大小脑融合+供电+散热'一体化全域控制器,胸腔总成方案节省超50%空间,底盘总成方案节省近45%空间。

竞争加剧下,企业探索差异化路径。除天准科技、智微智能外,智驾域控龙头德赛西威也在积极布局。均胜电子总经理胡爽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仍是新兴行业,方案持续迭代中,企业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本体及零部件同步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潜力大,能支撑足够大的生态空间。

定制化成趋势

机器人模型端持续演化,域控制器面临快速迭代风险。胡爽提出三大应对策略:输入/输出接口标准化以适配传感器,功能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替换,强化功能安全设计。智微智能管理层指出,机器人控制器是全新赛道,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以定制为主。均胜电子已推出基于Jetson Orin+x86 CPU的异构架构方案,并基于Jetson Thor模组为头部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天准科技正规划地平线J6E、J6M方案,并联合头部客户研发1000Tops算力芯片应用。

天准科技高管强调,其不仅是域控硬件供应商,更深入客户开发。除提供高性能芯片硬件平台外,还协助客户进行模型训练、算法开发及部署工具链开发,基于视觉模型和硬件平台经验,提升模型性能和端侧部署效率。均胜电子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机器人核心产品客户包括海外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其中,基于Jetson Orin的定制化集成域控方案将由智元优先采用,银河通用已批量供应定制化主控板,快充产品处于重要阶段。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