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碳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网络 2025-08-26 08:15:29
期货学院 2025-08-26 08:15:29 阅读

  8月25日,《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作为碳市场建设重要文件,《意见》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碳市场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在碳市场建设(碳交易)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意见》,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一目标为碳市场长期发展指明方向,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碳排放强度基准法分配配额,并免费发放碳排放配额。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这种组合导致碳排放配额供给宽松,虽降低了企业低碳转型阻力,但对企业碳减排约束力不足、未能有效发挥碳排放资源稀缺性对市场的调控,亟需通过制度优化提升碳市场效能。

  从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科学合理公平分配配额,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碳排放双控的关键选择。《意见》提出,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及碳排放双控要求,处理好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民生保障的关系,科学设定配额总量,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为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意见》明确,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平衡市场供需,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推动碳市场机制完善。

  《意见》提出,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规范开展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活动,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充分利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同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在朱克力看来,一旦企业必须为碳排放配额“掏腰包”,减排就不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成本账。有偿分配将为碳市场注入持续流动性,推动碳价更真实地反映排放权的稀缺性,进而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促进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