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AI+发展:智能经济新引擎,打造万亿元级产业高地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不断拓展着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我国制造业大市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浙江省宁波市正大力发展“AI+”,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应用、低空经济、城市数智化等新兴赛道,推动“数实融合”向新发展,向“智”前行,打造万亿元级智能经济新引擎。宁波市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典范。
跑出速度
在工厂里,一台机器人挥动着“灵巧手”,将堆叠的布料放上缝纫台;在展厅里,它能“丝滑”地爬坡行走,完成迎宾导览任务;在商超,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下单,机器人便能自动取货,交付商品……近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位于宁波海曙区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领航者2号NAVIAI”在现场展示了服务工业场景的新技能。此前,它已进入中控技术富阳工厂参与涂覆工作。如今,它的“灵巧手”更灵敏,能准确地抓取并平整铺设面料,将模板放在模板机上,并启动自动缝纫程序,满足服装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2024年,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发布“贾维斯2.0”。这款专为工业场景设计的人形机器人,能够胜任上下料、物料搬运及货物码放等多样复杂任务,拥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灵活的身手。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兴宥介绍:“它自带嗅觉传感器与电子皮肤。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上,它成功展示了精准识别保加利亚玫瑰与红酒香气的能力,赢得了外商们的广泛赞誉。这项技能可服务于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检测环境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
2025年上半年,均普智能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开始筹建运营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该中心同时成立的,还有均胜集团与上海智元新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有望在原定年产1000台机器人的基础上实现扩产,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在宁波集聚。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宁波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拥有5家入选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的企业,占全国入选数量的七分之一。这些企业包括旭升集团、双林股份、拓普集团、柯力传感和中大力德等一批宁波科技企业,它们在为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宁波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宁波将通过3年时间,逐步完善产业布局,创建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拓展典型应用场景25个,集聚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上,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的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宁波正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经济高地。
集聚能量
“数据、算力、算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三大基石,最底层的便是数据。宁波正着力于数据的采集、应用与共享,全面释放数据的生命周期价值,让沉睡的数据展现出巨大的潜能。
宁波博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数据标注领域的专业服务商,目前已经成为宁波乃至浙江训练量最大、训练能力最强的数据标注企业之一。博登智能最为专注的领域,便是智能驾驶数据的标注处理。该公司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干逢雨介绍:“我们利用结构化标注技术处理海量原始数据,实现了‘精准数据输入’,从而助力模型更精准地把握现实世界的复杂信息。”目前,博登智能累计处理的多模态数据已达PB级,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教育科技以及具身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宁波春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已构建覆盖200多个真实场景的多模态数据集,达到了人脸关键点检测误差小于0.5像素、情绪识别准确率接近98.5%、手势识别率高达99%等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技术指标,其“一种基于面部特征信息的三维头部姿态估计算法”已成功取得专利。目前,宁波已形成了一批智能驾驶领域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这些数据在整车企业将发挥更大价值。2024年6月,位于宁波前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究院基于“星睿智算中心”成功研发星睿AI大模型,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汽车大模型评估并获4+级最高评级,成为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汽车大模型。
除了赋能智能制造和无人驾驶,宁波的公共数据资源底座不断夯实,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日益丰富,全市已累计归集公共数据1047.18亿条,较去年底增长30%。同时,全市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开放数据量95.36亿条,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并与金华、霍尔果斯等重要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间建立了区域协作机制,携手共创数据开放互联的新场景。
今年7月,《宁波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宁波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时空数据流通平台全新上线。今年以来,全市新上架数据产品224个,新完成数据交易额高达3.3亿元,这一数字为2023年和2024年数据交易总额的1.32倍。数据正在实实在在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产。
协同发力
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引导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发力。
在算力底座建设方面——宁波已初步建成城市级算力网络,全市高性能算力达到2650P,并整合了全国200多个基础大模型,以及来自三大运营商及省外共计23000P的算力。此外,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服务用户达到151家,万兆光网试点加快推进,招宝磁业等10个项目入选国家及省级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
平台能级持续攀升,宁波共有4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名单,占比超过全省五分之一。荣芯半导体宁波一厂项目顺利通过窗口指导并启动建设,包括易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在内的12个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浙江省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
2025年4月,宁波正式上线城市级开源社区“NBopen”(宁波开源社区),由吉利汽车、涂鸦智能等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支撑,宁波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高校提供技术赋能,致力打造开放协同的高能级创新生态。
目前,《宁波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即将发布,力争到2027年,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垂直大模型数十个,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基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屠炯介绍,为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数智化转型发展,搭建更好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营造数字产业发展氛围,宁波将于9月5日至7日召开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设置3.5万平方米展览展示,汇聚超300家数字经济领域企事业单位,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和实数融合领域最新技术产品和应用实践,努力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的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