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超算互联网迎里程碑,算力中心突破30家,引领算力发展新篇章
8月23日,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举行了盛大的“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数量已突破30家大关,联合体成员数量更是突破200家。这一算力发展里程碑,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算力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未来的算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他表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构建重心,已经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这标志着我国算力发展进入新阶段。
曹振南介绍,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自上线以来,通过高效的资源池管理和跨域算力调度,算力利用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平台累计调度提供百亿核时(Core-Hour)算力,入网算力中心资源利用率平均提升40%。此外,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超算互联网实现了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流畅协同,为科学计算、仿真计算、智能计算等典型场景提供了超过1600个应用软件、600多个开源大模型等服务。平台目前已吸引超64万用户注册,日均处理作业数超过25万个,单日处理作业峰值突破100万个,月均访问量突破1100万次,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应用潜力。
曹振南表示,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还主导建设了涵盖资源层、调度层、能力层、服务层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形成了“建、用、评”的完整生态闭环。重点推动的七个关键标准中,已有5个正式发布,2个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这标志着我国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5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场,正加速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体系化创新布局,引领我国算力发展迈向新高度。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