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伴赛道:资本涌入、技术挑战与商业化探索

网络 2025-08-21 22:56:00
期货学院 2025-08-21 22:56:00 阅读

  在人工智能产业风口频出的当下,“AI陪伴”正在成为被资本、创业者与产业巨头同时押注的新赛道,AI陪伴市场前景广阔。

  头豹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至2028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38.66亿元跃升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这样陡峭的增长曲线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较为罕见,使这一此前并未进入主流视野的领域迅速成为焦点,AI陪伴行业潜力巨大。

  资本的反应向来敏锐。过去数月,雷军、俞敏洪、朱啸虎等相继出手,投资了一批以“AI陪伴”为定位的初创公司,使行业氛围骤然升温。追逐背后,既有随人口结构变化而来的现实需求,也有技术端的快速迭代——大模型价格战与开源潮流极大降低应用门槛,使AI陪伴产品从概念走向可被普遍触及。沙利文大中华区总监李庆认为,AI陪伴已不只是短期风口,而是正在成为一种长期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趋势,正在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场景爆发期。

  然而,在热度之外,行业的根本性挑战也已显露。最突出的技术短板是“长期记忆”。当前的AI陪伴产品在单次互动中能够表现得流畅自然,却难以跨越时间维度维系连续性与个性化,由此也难以真正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对于寄望在赛道中突围的企业而言,这一能力缺口既是突破口,也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现在业内流行的订阅制模式,付费转化率普遍较低,需要平衡情绪价值与商业价值。”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则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表示。

  赛道被创投玩家点燃

  资本的涌入,是AI陪伴赛道升温最直观的信号。短短几个月,雷军、俞敏洪、朱啸虎等商界知名人士相继出手,投资方向涵盖儿童陪伴玩具、年轻人潮玩,以及多模态交互机器人。如俞敏洪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的新东方行知资本,押注英格玛机器人,定位“陪伴+多模态模型”;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投资的贝陪科技,今年4月底推出“可豆陪陪”系列AI玩具,产品结合自然对话、NFC游戏启智卡以及家长端小程序,面向全球2至8岁儿童;朱啸虎担任主管合伙人的金沙江创投投资珞博智能,该公司推出的潮玩“芙崽”强调宠物养成与社交裂变,试图成为“随身携带的情感伴侣”。

  她认为,这背后不是炒作,而是真实的社会变化在推动——比如家庭变小了、孩子少了、老人多了,很多人其实面临情感陪伴缺失的问题。AI玩具初创公司朗之万创始人郭戈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据其测算,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去年约为40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百亿美元。在他看来,传统玩具与AI玩具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和部分传统毛绒玩具的成本相比,接入大模型的AI玩具成本在两百元上下,高出几十块钱。”资本追逐这一赛道并非偶然,因为陪伴本身就是玩具的核心价值,而AI的加入则赋予其“情绪价值”,扩大了市场蛋糕。

  与资本热情并行,产业端的布局也逐渐加快。CES 2025上,TCL展示了概念产品“TCL Ai Me”,号称全球首款模块化人工智能伴侣机器人,具备视频识别、屏幕互动和机械动作功能;傅利叶科技在WAIC 2025推出医用康养机器人GR-3,在功能迭代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情绪交互与陪伴功能。国际市场亦呈现类似趋势,马斯克旗下Grok在2025年基于Grok 4大模型推出伴侣功能,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虚拟角色:模拟“AI女友”的Ani,以及口无遮拦的小熊猫“坏鲁迪”。两者均带有游戏化特征,并夹杂“工作场合不宜”的表达,目前仅向付费30美元/月的SuperGrok用户开放,作为订阅模式下的增值服务。

  “长期记忆”痛点未解

  2024年,以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阿里云、百度云为代表的云厂商发动大模型价格战,降幅普遍达到90%以上,同时DeepSeek等开源模型以高性能、低成本降低创业门槛。头豹研究院报告指出,中小厂商借此无需自研底层算法,即可快速接入AI能力,加速语音交互、情感识别等功能的规模化落地,也大幅压缩产品开发周期,从过去数月缩短至数周。然而,市场的火热背后潜藏技术泡沫与商业风险。技术上,长期记忆仍是AI陪伴产品最核心的痛点。尽管短期对话能够顺畅自然,但缺乏跨时序的连续性与个性化,使得AI在多次互动中难以维持稳定的情感连贯性。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吐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AI的记忆力,对陪伴来说实在太短了。记事别说记一年,连半天都困难。用AI一年,更像是认识了365次的陌生人,而不是一个相伴365天的老朋友。”某种程度上,现阶段的AI更多是“临时搭子”,难以承担真正的长期陪伴功能。

  李庆指出,短期内,比如明后年,基于向量数据库的优化会让AI记住更多细节,比如用户的生日、偏好,跨会话的记忆准确率会大幅提升。随着大模型变得更轻量化、神经符号系统融合、边缘计算能力提升,AI玩具可以在本地存储和学习用户数据,实现跨天记忆、长期记忆甚至人格演化。“AI可能会像人类一样自然遗忘不重要的信息,同时对关键记忆形成关联联想。”她预计,2026-2028年是长期记忆与持续交互能力实现规模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与此同时,技术不成熟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折射到市场层面。一些厂商仅靠接入开源大模型就推出产品,缺乏深度互动和内容打磨,虽然短期能吸引用户,但长期黏性与商业价值难以保障。“情感陪伴本身就是非标消费,就像游戏一样,没有统一标准,各花入各眼。但是用户会用留存率与付费意愿投票,缺乏内容打磨的产品必然被淘汰。”万一(Roy)称。

  订阅付费转化率低

  面对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AI陪伴公司正在摸索跑通商业模式。以Grok为例,其AI伴侣功能采用订阅制,提供两种人格鲜明的虚拟角色,用户可通过月度付费解锁高级互动内容。这种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稳定收入,也强化了用户的长期依赖性。然而,订阅制的局限同样明显。丁少将指出,订阅制模式通过持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黏性,但付费转化率普遍较低,需平衡情绪价值与商业价值。若用户取消订阅,产品需通过数据加密存储、允许用户导出记忆或在重新订阅时恢复交互历史来保障体验连续性。IP化与游戏化正在成为AI陪伴商业化的另一大方向。郭戈则强调,市场竞争不会因大IP入场而完全封堵小厂机会。“一条街上可以有两个餐饮店,也可以有N个奶茶店。大IP厂商最多切走一部分蛋糕,但无法拿走整个市场。”他认为,小厂若动作迅速,在应用层面卷得过大厂是完全可能,因为这些“脏活累活”对小厂而言是家常便饭,而大厂在决策上需承受更多成本。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