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市场影响与监管解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永乐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涉及稳定币发行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主体。香港本土券商如胜利证券已布局虚拟资产业务,加密货币交易额居首。
近日,记者对话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DX首席战略官、胜利证券生态合伙人陈辰。陈辰认为,稳定币兼具机遇与挑战,投资者需理性甄别。在全球稳定币发行背景下,香港市场首要作用是形成“政策缓冲区”。
发行方需具备足额底层储备,《稳定币条例》核心在于确保发行方拥有足额、透明、安全的底层资产储备,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外溢,保护投资者。
21世纪:如何解读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核心条款和监管要求?
陈辰:香港《稳定币条例》条款通俗易懂,设计思路与美国稳定币相关法规类似,均要求发行方具备足额底层储备,并实行稳定币发牌制度。
21世纪: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持审慎态度,如何看待近期的讨论热度及降温力度?
陈辰:稳定币存在风险和挑战,但长远来看,发展有很大增长空间。投资者需理性甄别,稳定币不是投资或投机工具,而是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香港相关立法要求稳定币发行方达到一定规模必须持牌经营,按1:1储备足额抵押资产。
稳定币发展的“政策缓冲区”
21世纪:稳定币及RWA在香港金融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陈辰:稳定币和RWA是“孪生关系”,稳定币是链上的资金端,RWA是链上的资产端。香港通过稳定币能在交易和支付场景中获得更多自主可控权,帮助企业处理跨境贸易的收付款和结算。
21世纪:香港竞逐“国际数字资产枢纽”,其核心定位和方向是什么?
陈辰:香港发展数字资产市场,或意在打造“链上通商口岸”。在全球稳定币发行背景下,香港市场的作用首先是开展有限、可控的尝试与开放,形成一个“政策缓冲区”。同时,也探索并助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普及率。
21世纪:《稳定币条例》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
陈辰:对香港来说,稳定币等“万物上链”是大趋势,会与传统金融清结算长期并行共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着显著优势,未来肩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吸引资金投向人民币资产的重要使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