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医疗,产业落地面临挑战
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医疗健康领域始终是新技术的试验场。当前,大模型技术加速向多模态融合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医疗服务赋能。
AI辅助诊断突破传统诊疗瓶颈,加速AI药物研发筛选周期,为医疗健康领域注入创新动力。然而,产业落地面临现实挑战,如数据治理、临床转化等。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聚焦AI基础设施等领域,800余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在医疗AI领域,产业亟需破解标准缺失等瓶颈。安永吴晓颖接受专访,就AI医疗赛道布局等话题发表看法。
“AI+医疗/制药”迎热潮,AI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全流程。《中国AI医疗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AI医疗规模将持续增长。吴晓颖认为,AI医疗要实现商业化,需打通数据隐私与合规、临床验证与支付模式等壁垒。
今年资本流向AI制药初创企业,AI-native药企估值逻辑与传统药企不同。吴晓颖指出,“授权+里程碑”模式存在挑战,需引入“性能里程碑”与“服务里程碑”。
AI需合规赋能药企“出海”。新药开发是场与时间的赛跑,“出海”充满不确定性。吴晓颖认为,FDA推出生成式AI工具Elsa等举措,是监管体系与前沿技术融合的示范。中国药企想“出海”,需紧跟FDA草案、构建安全环境、培养复合型人才。
针对国际多中心试验中患者人群差异问题,AI驱动的虚拟对照组已被FDA纳入指导范畴。在新兴市场,可采用国际通行的数据模型,利用联邦学习等技术,共享模型参数,建立真实世界证据网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