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节前发布11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强化流动性管理
央行发布本月第三份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流动性管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9月30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0月9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在此之前,央行分别于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数据显示,10月将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
此外,10月还有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市场预计央行10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估计等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合计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5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央行操作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10月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9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另外,当前股市强势运行,10月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还会比较明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10月由于存在假期因素导致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叠加财政性存款同样存在季节性多增的压力,流动性缺口可能较大;央行选择在节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也是为了释放呵护流动性宽松的政策信号。
预计节后央行将择机对6个月期品种进行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料将维持此前净投放水准。在王青看来,以上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公开信息显示,10月还有7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王青分析,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王青认为,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由此,在央行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