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双优化

网络 2025-09-22 21:01:03
市场资讯 2025-09-22 21:01:03 阅读

  央行9月22日公告,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时隔8个月再度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也是央行调整其操作模式后的首次操作,展现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取向。

  业内专家表示,央行宣布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节资金,近年来央行通常在“十一”和春节长假前启动此类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

  “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加上前期央行已经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3000亿元资金,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业内专家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考虑到9月22日有2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央行单日逆回购净投放规模为2605亿元。国庆节长假临近,居民取现需求增加,这些操作有助于抑制资金利率潜在上行势头。预计月底前,央行会继续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持续向市场注入短期流动性,同时节后利用资金到期实施净回笼,削峰平谷,引导短端流动性持续处于稳定充裕状态。

  此外,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了美式招标。央行于9月19日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央行称,此举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

  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强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地位。业内专家称,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长期以来是在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基础上加15个基点形成,此前也被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一定政策属性。

  王青表示,14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美式招标后,其操作机制与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机制对齐,二者都定位于数量型流动性管理工具,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有明显区别。这有助于强化央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

  “本次调整后,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中,临时隔夜正、逆回购和7天逆回购操作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其他期限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MLF操作均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数量招标转为利率招标,表明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利率调控工具转变为数量调控工具,有利于构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为政策利率、其他期限操作利率逐步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业内专家还认为,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后,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可充分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

  此次启动并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也是对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的进一步优化。业内专家表示,央行明确“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说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将基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灵活开展,不一定像过去那样只在春节、国庆长假前操作,是对现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补充。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称,央行可能根据流动性形势和机构需求情况,灵活搭配长、中、短期操作品种,平滑资金投放和回笼节奏,流动性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王青表示,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等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中长端市场利率上行空间有限。本月两次买断式逆回购超额续作3000亿元,预计本月MLF也将延续超额续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