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AC 2025半导体论坛:共谋半导体行业未来变革

网络 2025-09-05 13:55:52
市场资讯 2025-09-05 13:55:52 阅读

  9月4日,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简称:CSEAC 2025)在无锡举行。作为CSEAC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半导体制造与材料董事长论坛备受瞩目,该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以及CSEAC展会主办方共同联合主办。在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波动与技术变革叠加期,这样的论坛无疑为行业指明了方向。

  在主题为《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路径探索》的圆桌对话环节中,上海韦豪创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智,联仕新材料(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建东,原集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文中,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新,极电光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VP陈鑫共聚一堂,讨论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变革力量,共谋发展大计。

  当前,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全球科技行业,处于周期波动与技术变革叠加期。在此背景下,坚守初心使命、寻找到未来中国科技产业的核心增长点,至关重要。联仕新材副董事长孙建东表示,于半导体行业而言,3-5年的周期很短。面向未来,要针对高端领域进行的研发大量投入以及高端人才的储备,才能为后面10年打下产业迭代的根基。

  联仕新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专注于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德州仪器等集成电路大厂。孙建东表示,未来高端半导体材料,如:光刻胶等,是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重要发力方向。同时,高端材料中更加环保、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高端定制化复配产品,也是联仕新材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原集微董事长包文中表示,随着硅材料工艺升级带来的芯片性能边际提升越来越小,以及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产业大厂入局二维半导体材料研发,这一技术方向前景逐渐明晰。“二维半导体天然就具有原子级厚度和完美的表面,可以说是做晶体管的终极材料。在这一领域,国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我们并不比西方落后,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保持领先。”

  在二维半导体产业化进程方面,包文中形容,国内目前就差“临门一脚”。国内主流晶圆厂研究精力主要仍集中于硅基材料,而原集微的创办,就是将高校对二维半导体材料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

  鑫华半导体总经理田新表示,电子多晶硅产品目前全球范围能够实现生产的企业一共只有8家,能批量供应的企业一共有6家,且集中在海外。我国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让工业基础能力相比其他工业强国,有一定程度的持平,但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其中的不足还在于细节的材料设备和管理,比如过程环境控制及流程衔接,人员操作包括检测都要做到极致。

  在田新看来,未来,集成电路产业仍需投入大量研发,遵守集成电路的要求和规范,并充分整合技术。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表示,太阳能电池作为泛半导体器件,正处于材料体系变革的关键阶段。当前光伏产业最成熟的材料仍是晶硅,但其效率已逼近理论极限,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他强调,以钙钛矿为代表的新材料正推动产业链重构——该技术凭借溶液法制程,大幅降低对高纯度硅料的依赖和设备投资成本,同时具备卓越的弱光发电性能与温度系数优势,使其在传统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以及BIPV、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多元化新兴场景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新材料的引入必将重塑光伏产业链,从原材料到装备制造,都将迎来新一轮的产业机遇。”

  卓胜微供应链VP陈鑫表示,立足特色工艺、先进集成、第三代半导体的行业机遇,“需要在性能和小型化方向做提升,对卓胜微来说,坚定持续投入,用前期资源积累未来的稳定生态,同供应商一起解决效率、成本、合规等共性问题,形成长期的过程改进和生态价值。”这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