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技术突破与政策推动并行

网络 2025-09-05 00:20:50
市场资讯 2025-09-05 00:20:50 阅读

  近期,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为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典范。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前沿科技,正引领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其投融资的活跃不仅体现了市场对该领域的信心,更预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9月初,上海脑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几乎同时,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参股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可以说,前沿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金融因素的长期支持。在此进程中,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展现出独特价值,将“金融活水”精准引至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为其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突破

  与应用拓展同步推进

  从“意念操控游戏”的沉浸式娱乐,到“脊髓损伤患者凭借脑机接口抓取物体”的医学奇迹,脑机接口正迅速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该技术已跨越单一场景局限,逐步构建起覆盖医疗康复、神经疾病治疗、认知增强与人机协同等多领域的立体生态。脑机接口的突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脑机接口打破了传统交互方式对生理条件的依赖,重构了信息传递机制,成为人机融合中的关键枢纽。”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浩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交互如键盘、语音、手势等,仍依赖外周神经与肌肉系统,而脑机接口直接解读神经信号,实现从“意念”到“指令”的无缝转换。其核心价值在于,作为一种“通用型交互接口”具备广泛适用性——既可用于功能修复,也能实现能力增强;既服务个体,也助力社会整体效能提升。

  目前,脑机接口不仅在医疗康复领域得到深入验证,还在消费电子、个性化教育等更多场景展开积极探索。今年以来,该技术迎来多项标志性进展。例如,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实施,非侵入式设备在疲劳监测、专注力训练等消费级应用中快速兴起。

  政策推动

  行业规范与商业化落地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陆续推出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实验室、推动临床应用等具体目标。例如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国家药监局批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国家医保局将脑机接口手术纳入收费项目,进一步打通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完整闭环。

  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行业中长期发展指明方向。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脑机接口作为颠覆性未来产业,在政策层面已构建起全面且富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明确各阶段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精准集聚,避免了盲目发展导致的资源浪费。

  在技术落地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资本对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热情持续攀升。同时,从国家大基金到产业资本,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多方资金正涌入脑机接口这一潜力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数量已超去年全年,下半年增势更猛。

  8月份,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冉医疗”)宣布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大规模临床试验,参与方涵盖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与风险投资机构。

  智冉医疗总经理、CEO宋麒表示,脑机接口作为一项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的硬科技项目,从产品研发到临床注册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本轮融资的成功,也说明市场对公司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发展潜力的认可。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随着柔性电极、无线供能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脑机接口有望在医疗、消费电子、工业制造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她同时提醒,该领域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叠加伦理争议等不确定性,上市公司多通过子公司或参股基金间接布局,以分散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