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养生水市场:百亿蓝海下的机遇与挑战
炎热天气,水饮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各类“中式养生水”愈发常见。当前养生水赛道也正“沸腾”——老字号药企携百年配方高调入场;新消费品牌用网红概念破圈。券商研报显示,未来几年中式养生水的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元。不过,百亿“蓝海”之下,夸大宣传、品控参差、同质化内卷等问题也开始浮现。如何让中式养生水从“网红”变“长红”值得思考。
“中式养生水”走俏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便利店,白领李杨选择了一瓶标有“古法熬煮”的陈皮薏米水。李杨说,自己平时不爱喝水,陈皮薏米水的口感比较好,还能“祛湿健脾”。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各类中式养生水正走上饮料展柜的“C位”。不少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买中式养生水的顾客越来越多,一些热门品类有时还会断货。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中式养生水市场的悄然兴起。
早在去年10月,盒马就参考药食同源名录推出了苹果黄芪水和陈皮四神水,上架后迅速登上植物饮料销量榜前三。今年以来(截至7月底),盒马中式养生水商品数同比增长150%,带动植物饮料品类销售增长28%。
中式养生水的走俏在不少平台上也有体现。6月以来,美团闪购平台上,红豆水、薏米水、百合水等商品的搜索量同比翻倍增长;今年“入伏”以来,古方凉茶类饮品搜索量同比增长70%左右;祛湿茶、清补凉茶等养生类饮品也出现不同比例的增长。
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三伏天”养生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淘宝闪购平台上,陈皮水、姜枣茶、金银花茶等中式茶饮订单量有近60%的增长,薏米茶订单量的增速更是超过了100%。
“今年以来中式养生水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什么值得买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张宇昂介绍,近一个月“养生水”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超过450%,其中“红豆薏米水”GMV增长逾十倍。
“零糖草本、药食同源与功能性产品成为今年夏季水饮市场的绝对主角。”京东超市日前发布的2025年水饮行业线上消费洞察称,26岁至35岁的年轻人不仅引领着养生潮流,更推动传统饮品创新升级。
百亿大市场引竞逐
中式养生水缘何走红?中医药文化大会执行主席刘峻杰表示,当前,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养生的需求强烈。不少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将传统的中药食材转化为即饮饮品。同时,网络平台对养生知识的广泛传播,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对中式养生水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政策层面的推动同样关键。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让大健康产业迎来风口,各地对养生类产品的监管逐渐规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土壤。
中式养生水的市场空间也不容小觑。中邮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养生水行业规模为30亿元,预计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张宇昂进一步分析称,养生水单瓶售价普遍保持在5元至6元区间,消费群主要集中于年轻职场人士,呈现出明显的用户黏性和长期消费潜力。
中式养生水市场的爆发,吸引了众多企业与品牌跑步入场。总体来看,目前中式养生水市场形成了几大阵营:以元气森林、可漾、好望水等品牌为代表的厂牌派;以盒马、山姆等渠道商为代表的零售派;以同仁堂、王老吉等为代表的老字号派;以伊利、康师傅、统一等为代表的跨界派。
“养生水赛道已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朱克力举例说,传统饮料巨头如元气森林凭借渠道优势快速切入,好望水等新消费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市场。
“这种混战格局短期内会加剧竞争,但长远看有利于行业成熟。”朱克力认为,竞争将倒逼企业从概念炒作转向实质创新,比如开发针对熬夜人群的护肝配方、面向女性的美容养颜系列等。
“网红”变“长红”仍需“慢熬”
值得注意的是,中式养生水的百亿蓝海之下,夸大宣传、品控参差、同质化内卷等问题也开始浮现。有专家指出,对于中式养生水是否真能养生,需要辩证看待。
北京利贞医元堂中医诊所主任国馨冉告诉记者,养生水核心原理正是“食养”与“药膳”的结合。从基础理论来讲,“养生水”确有养生基础,但非“万能神水”。消费者在选择“养生水”时,也要注意看成分表,不要让养生变“伤身”。
刘峻杰也指出,红豆、薏米、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然而,一些市售瓶装养生饮料为了兼顾口感、保质期等因素,其有效成分含量往往较低。仅靠饮用这些养生水难以达到理想的养生效果,更无法替代正规食疗和药物治疗。
品控参差和同质化内卷问题同样引发关注。
朱克力认为,当前中式养生水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标准缺失,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工艺,从功效宣称到包装标识,都缺乏统一规范。这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当前养生水具备短期爆发与长期增长的双重特征,但行业仍需从初期概念营销向更深层的功能价值转型。”张宇昂提到,市场上多数的中式养生水仍集中于祛湿、清润等概念,出现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为推动中式养生水市场良性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原料溯源体系和功效评价机制。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临床验证。只有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中式养生水才能真正从“网红”产品变为“长红”品类。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