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钢材市场或回归基本面 钢价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
新华财经北京8月5日电 在政策预期利多提振下,7月国内钢材市场一改6月低迷,钢价强势反弹并在月末一举刷新近五个月新高。8月伊始,虽然钢价较高点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年内高位区间。
不过,东海期货在最新月度展望中提示,由于8月仍处于钢材需求淡季,加上月内可能缺少宏观政策的利多,随着钢材市场回归基本面逻辑,钢价或存阶段性回调可能。
“继6月触底之后,7月份黑色板块呈现加速上涨态势,这主要是受到宏观预期和成本支撑两大因素共同推动,加之投机性需求回升,行情走势呈现明显的预期推动特点。”东海期货黑色研究员刘慧峰认为,但进入8月,一方面,钢材需求端需关注制造业和出口边际走弱的风险,另一方面,供给端关注钢厂利润高位背景下政策性限产的可能,由于8月仍是钢材需求淡季,钢材市场回归基本面逻辑预示着钢价有阶段性回调的可能。
据他具体介绍,需求端来看,8月作为传统的钢材需求淡季,对钢价阶段性表现的驱动依旧偏空。
“钢材需求依然主要靠制造业支撑,板材7月份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88%,建材则下降了8.22%,预计8-9月这一格局仍会持续。”刘慧峰具体分析称,但8月之后国内耐用品消费以及出口均存在边际走弱风险,工业企业利润的走弱也会压制制造业投资。此外,价格下跌后,投机性需求的减弱也会进一步加剧钢材需求的阶段性下行。
反观供应端,在钢价回升、利润转好的背景下,8月钢企主动减产意愿偏低,供应调整或需要更多关注政策性限产的可能性,产量下降的速率或偏慢。
上海钢联(Mysteel)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当周,国内247家钢厂盈利率65.37%,周环比增加1.7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8.88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达240.71万吨,周环比减少1.52万吨,但同比仍增加4.09万吨。
“高利润水平下,钢材主动减产意愿偏低。”刘慧峰补充称。
进一步从电炉钢角度来看,据他介绍,虽因5-6月电炉钢企业持续亏损,7月份短流程螺纹钢产量依然呈现下行趋势,但随着7月初钢材价格的大幅反弹,谷电利润开始转正并持续回升,平电利润在月底也开始转正。因此,电炉钢产量8-9月阶段性回升概率较高。
不过,政策性限产可能性依然存在。“9-10月份国家将举行一系列重要活动,自7月底开始市场传闻北方地区将进行限产和环保管控,参照2015和2019年经验,预计阶段性限产的概率比较大。”刘慧峰认为。
另外,8月钢材需求存在边际转弱或也可能对供应产生影响。“目前高炉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90%,且按照之前的经验8月下旬到9月上旬阶段性限产的概率较大,故铁水日产量可能会降至235万吨以下。”东海期货表示,但同时也要注意,上半年粗钢产量已经下降了1592万吨,下半年减产压力并不大,若钢厂利润一直在高位的话,铁水产量下降的速率可能会比较慢。
此外,从原料方面看,一方面,不论是基于政策还是高炉产能利用率数据,后续铁水产量阶段性下行概率较高,钢厂原料补库进程也有所放缓,港口大概率阶段性累库。另一方面,下半年铁矿石供应回升较为确定。综合分析,这意味着矿石价格在限产预期下,或将震荡偏弱。
整体来看,东海期货观点认为,进入8月份之后,上半年重要宏观事件基本落地,下一轮宏观政策密集的阶段可能要到9月下旬。因此这一阶段钢材市场可能会回归基本面逻辑。而8月份依旧属于钢材市场需求淡季,现实需求依旧偏弱,7月最后一周钢材库存已经开始累积。同时,制造业和出口亦有边际走弱风险。虽然供应或有阶段性下行可能,但一旦这一预期兑现,原料价格下跌,则可能会形成产业链阶段性负反馈的可能。因此,预计8月份钢材、铁矿石或均面临阶段性回调的压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