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逻辑转向:从技术竞赛到商业落地

网络 2025-08-04 21:15:23
市场资讯 2025-08-04 21:15:23 阅读

《科创板日报》8月4日讯 AI成为一级市场“顶流”已是不争事实。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论坛上,蓝驰创投、美团龙珠、云启资本等机构表示,上半年投资项目中超70%属AI领域,蓝驰创投比例高达95%。AI资本热度持续攀升,但产业逻辑正发生转向。

祥峰投资合伙人刘天然称,AI产业从技术指标竞赛转向商业落地验证,场景智能站上C位。企业不再炫耀千亿级模型,转而用任务完成率和成本公式说话。

在硬件端,具身智能领域尤为明显。项目方不仅展示技术,还展示产品任务完成率、稳定性,甚至提供ROI量化模型。成本可控前提下的任务完成率成为投资价值评估硬标准。

刘天然以网购平台机器人产品为例,指出硬件产品成本降不下来,具身智能产业商业化路径将异常艰难。寻求“杀手级场景”是弥补成本短板、打开市场的核心策略。

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及CTO王鹤也强调ROI、成本等关键问题。其机器人大几十万一台,因算得出来ROI而批量售卖。

AI应用软件端,投资人也在关注成本问题。智能体项目热度高,但已有投资人关注其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型。曹巍坦言,国内AI软件应用还处在艰难起步阶段。

随着AI产业和投资逻辑变化,机构投资策略也在调整。多数投资人表示,对AI应用软件项目的评判,正从单纯看技术和团队,转向更关注能否构建商业壁垒。

刘天然表示,祥峰在具身智能赛道投资更关注三大核心要素:刚需场景、硬件成本结构、商业化闭环。

在C端应用领域,判断一个场景是否值得投入,关键要看是否具备“高频使用、成本可控、体验完整”三项基本条件。

聚焦垂直场景逐步形成数据壁垒的重要性被多个投资人提及,项目是否具备可验证的降本路径、清晰的商业模型与持续的数据优势,正成为AI创业者必须跨越的新门槛。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