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最惠国定价 冲击全球药价体系

网络 2025-08-01 22:35:28
市场资讯 2025-08-01 22:35:28 阅读

为遏制居高不下的处方药成本,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5月签署《向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价格》行政命令,重启“最惠国定价”(Most Favored Nation, MFN)机制。该政策核心在于将美国药品价格锚定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最低价格,以此纠正美国药价普遍高于他国现状,打破“美国承担研发成本、他国搭便车”的全球定价模式。

当地时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向包括辉瑞、礼来在内的17家大型跨国药企CEO发布信函,要求其在9月29日前提交具有约束力的“最惠国定价承诺”。

信中明确表示,若企业未在期限内配合,政府将考虑采取行政令、修改法规,甚至开放药品进口等手段推动药价下调。白宫批评行业此前所提降价方案“缺乏实质内容”。

市场冲击

长期以来,美国药价体系因缺乏统一定价机制、价格透明度不足而备受批评。根据艾昆纬发布的《2024年美国药品使用与支出趋势报告》,2023年美国医保与商业保险市场在处方药方面的净支出总额达到4350亿美元,高居全球之首。由于美国政府无法直接参与药价谈判,定价权主要掌握在制药企业与私人保险公司或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s)之间,造成价格机制复杂、不透明。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2024年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三大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控制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加剧了系统性不公。这一结构性扭曲使得美国成为跨国制药企业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对于特朗普的“最惠国定价”,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助理教授季云安指出,这一政策初衷是希望在相对发达的国家中,美国成为最受青睐的国家。她认为,该类政策或许可以在中小型市场奏效,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处方药市场,“制药商将不得不与其他国家重新协商合同”。

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贾里德·蒙德辛认为,该政策一旦推行,势必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溢出性冲击,制药企业可能通过提高在这些市场的售价来“弥补”美国价格下调带来的利润缺口。

类似担忧亦出现在发达国家市场。蒙特利尔银行分析师西格曼表示,该政策可能使在60%价格上限内的国家面临药价上调压力;而经济体量较小的OECD成员,甚至可能不符合卫生部定价标准,从而被边缘化。

审慎观望

政策风声落地后,资本市场反应迅速。7月31日,辉瑞、礼来等企业股价下跌约2%,NYSE Arca医药指数下挫2.4%。瑞杰金融医疗政策分析师克里斯·米金斯认为,尽管此次表态较5月行政命令语气略有缓和,但市场对行业盈利前景的重新评估已然开始。

多家制药公司表示愿意配合政府展开对话,包括辉瑞、诺华、艾伯维以及德国默克集团在美子公司艾美仕均释放出合作意愿。然而,业内专家与游说人士普遍认为,药企短期内大幅下调美国售价的可能性较低。

加贝利基金投资组合经理杰夫·乔纳斯表示:“这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单独协商解决的问题,更不可能在60天内完成。”他强调,这将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范德堡大学卫生政策教授斯塔西·杜塞齐纳认为,企业或将尝试对现有药品组合进行重新定价与分销评估,以寻求在不影响利润的前提下达成一定程度让步。

瑞银分析师特伦·胡恩则对政策成效持怀疑态度,称特朗普信函“不过是又一次盲目的尝试”,行业对其真实执行力保持观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