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补贴大战落幕,行业进入新模式竞争
持续数月的千亿级外卖补贴大战被按下暂停键,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只是换了个战场。近日,京东宣布自营外卖七鲜小厨引发热议,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共享厨房模式,计划3年建1200家门店。
业内普遍认为,外卖行业进入了全新的模式竞争。回顾这场外卖大战,增长的热闹与过度的消耗同时存在。对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外卖平台来说,超千亿补贴已经烧掉,7月12日一天,美团单日补贴超3亿元,淘宝闪购补贴超12亿。

补贴还只是平台烧钱的一面,营销开支、运力成本等都助燃了这场烧钱大战。美团七月初高频骑手订单量增长33%,日均收入提升111%,运力成本增加。

餐饮商家痛与快乐并存,外卖大战结束,饮品旺季单量远不如去年同期。威海路上一家蛋饼店,外卖单从100单提升到150单,但每单收入下降。从餐饮商家来看,订单暴涨和改善利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7月即时零售日均订单同比增长86.6%,而7月外卖餐饮收入只增长了48.6%,每单利润实际上在下降。这几年随着高端餐饮不景气,越来越多的大牌连锁进驻外卖平台,中小商家的困境来自平台、同类商家、消费者的三重挤压。
消费者被塑造的末端,外卖大战初期消费者“薅羊毛”,随着狂热结束,消费者心理变化。平台设定的补贴高峰日,重塑了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后,消费者群体态度分化。
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用户频繁吐槽,消费者投诉量增加。如今,补贴被限制了,但竞争的底层逻辑还在。三家平台最近的动向,都将显性的补贴转化为更多元的投资。
美团启动拼好饭“万家品牌”和“百万亮厨”计划,推出去年试水的“浣熊食堂”。京东启动七鲜小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阿里巴巴集团将饿了么、飞猪两项业务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2025年第三季度,阿里和美团计划投入200亿元,京东要投100多亿元,加起来500亿元。外卖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未来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多方面找到平衡点。

美团最新发声说,要把流量、品牌、销量都留给商家,把安心、便捷和品质留给消费者。但愿,这不是一句空话。(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