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新型工业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赋能新型工业化”成为热词。AI正打通底层设备、中层系统与顶层决策链条。
麦肯锡调研显示,全球17家“灯塔工厂”中,AI助其制造成本等改善50%以上,但生成式AI应用少。Gartner预测,到2029年,中国60%的企业将把AI融入主要产品与服务。但AI要走进“车间地板”,至少还有三座“硬山”需要翻越:高质量数据收集困难,模型幻觉难以容忍,场景适配难以规模复制。
高质量数据是前提条件。海量高质量数据是大模型泛化涌现能力的基础。工业场景下,数据结构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给工业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带来挑战。
控制模型“幻觉”风险。工业场景对模型“幻觉”容错率几乎为零。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出,AI幻觉是指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内容。
化解定制化适配难题。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是“1米宽,百米深”。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必须直面“深穿透”的难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