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规范行政检查 优化营商环境
“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检查,会不会导致放松对企业的环保监管?答案非常明确:不会。” 2025年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向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
“生态环境行政检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既是我们督促企业达标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对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着重要影响。”裴晓菲说。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行政检查的统筹,避免对企业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日常检查有计划,个案检查有线索,专项检查有报批。
裴晓菲介绍,对于日常检查,《通知》强调统筹、高效,“按年”制定检查计划,“按月”细化落实,避免盲目检查,切实提升现场检查质效。
对于个案检查,《通知》强调精准、科学,具备非现场监管条件的检查事项不再入企检查,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对于专项检查,《通知》强调合法、必要,严格控制专项检查的数量、范围、内容和时限,注重实效。并且要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
“减少现场检查,并不意味着不监管。” 裴晓菲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打造智慧执法体系,执法方式已经由原来的“人防”逐渐转向为“技防”。
此外,裴晓菲表示,减少现场检查,减的是对环保守法企业的检查。《通知》要求,要强化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让守信者“减负担”,让失信者“增压力”。
“减少现场检查,并不意味着放纵违法行为。” 裴晓菲表示,《通知》要求,强化对恶意违法行为的惩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