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产业:现状、挑战与未来破局之路

网络 2025-07-24 13:15:25
市场资讯 2025-07-24 13:15:25 阅读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对我国工业母机提出更高要求,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7月22至24日,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华中数控(300161.SZ)、华工科技(000988.SZ)等上市公司发布了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和新产品。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表示,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下一阶段是智能数控机床。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规模连续13年居全球第一

  工业母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业营收超1.5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据了解,“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旨在推动工业母机从“能用”到“耐用”再到“好用”。过去两年,活动已成功撮合一批企业精准对接。今年参与活动的生产端包括减材制造等三大类,需求端包括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在对接活动上,主办方组织了七个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现场首发。

  华中数控推出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让机床能自己感知、学习、互动。华工科技现场发布了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北京精雕推出的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系统,打破了日德企业在精密加工领域的长期垄断。铂力特现场发布的S1300设备可以解决大尺寸关键零件做不出、做不好、造不快的行业痛点。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在高端市场和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表示,我国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支撑能力偏弱。

  未来十年破局“大而不强”

  面对工业母机“大而不强”的困局,周济认为,未来十年,要在高速高精等方面“发力”,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产线方面实现自主可控。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人工智能等产业正在快速兴起,对工业母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好工业母机重大专项,支持重点用户和制造企业担任双链主。

  构建先进的产品研发体系。加强标准引领,建立迭代技术发展思路,总体形成不断优化梯次发展的产品体系。

  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持续健全工业母机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生态引导力的链主企业。

  加快创新产业融合。开展工业母机创新成果推广,推动共同受益,加速国产工业母机的迭代进程。

  在随后召开的“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融对接活动上,上海证券交易所代表解读了科创板“1+6”新政。中咨资本表示,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耐心资本”的持续投入。国家开发银行代表介绍,未来将联合工信部深化产业链服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