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合一”大会:科技人才双驱动,创新高地再升级

网络 2025-07-10 22:20:42
市场资讯 2025-07-10 22:20:42 阅读

  聘任首批技术经理人、设立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公布2025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发布总投入达54.12亿元的“揭榜挂帅”榜单、给予4名2025苏州市顶尖人才每人不低于3000万元项目资助、设立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盛夏的苏州,创新氛围火热。

  7月10日,苏州首次将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合并举办(简称“三合一”大会),集聚1700多名海内外嘉宾参会。

  首次举办的“三合一”大会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高水平成果转化”,为苏州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增添新动能。

科技成果超市内涵丰富

供需两旺

  大会展区一角,“科技成果超市”墙前人头攒动。按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等领域进行分区,“科技成果超市”展示了超1300项科技成果。

  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展示墙前,普灵生物(南京)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杜皓察看着每一张科技成果小卡片。“作为企业,我们对高校的前沿想法很有需求。”

  杜皓告诉上证报记者,以往寻求与高校合作,需要一家家走访对接,而今天看到按产业分类集中展示的形式,他感到既新鲜又一目了然。

  “有合作意向的非常多。”一上午,苏州市技术经理人协会成员时小雨都在“科技成果超市”介绍科技成果。

  如果说展区角落的这两面墙是高校与企业技术转移转化需求对接的小平台,那么2024年教育部选定在江苏设立的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简称“江苏区域中心”)则是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大载体。

  南京、苏州已率先启动建设围绕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等领域的转化平台。近一年来,苏州全市校企联合攻关项目1691项、总投入35.7亿元;高校向企业转让或许可专利1625件;高校在苏孵化企业1085家,注册资金91.9亿元。

  在“三合一”大会开幕式上,江苏区域中心首批技术经理人受聘。这支队伍将围绕产业细分领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

  此外,为加快推进江苏区域中心建设,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专项支持举措。

政策端再发力

榜单奖金显诚意

  苏州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围绕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的目标,先后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今年大会发布了苏州市《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系统梳理15条支持政策举措。

  本次大会发布了苏州2025年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及十大提名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国之重器,亦有科技民生。

  与此同时,苏州还面向全球发布“揭榜挂帅”榜单,涉及企业技术攻关需求45项,榜单总投入金额达54.12亿元。苏州对揭榜成功的项目,将按揭榜金额的50%给予每项最高1000万元支持。

多项人才新计划出炉

助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苏州坚持以人才友好型城市为目标,目前,苏州人才总量达407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5万。

  本次大会期间,苏州为全球人才备下“见面礼”。为提升人才政策的触达率、知晓率和兑现率,苏州市委人才办发布3个AI+服务平台。

  2025年苏州市“顶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也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其中,顶尖人才计划作为苏州人才政策的“塔尖”工程,今年共有4名顶尖人才入选,苏州将给予最优“顶级支持”。

  在为人才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方面,大会上,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正式设立。同时,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也正式发布,该基金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设立,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截至目前,苏州已立项资助62个重大创新团队、3835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今年,又有15个重大创新团队入选。

  现场还有20人入选2025年“苏州青年科学家”,平均年龄33岁,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未来,苏州将继续锚定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的目标,织就一幅面向未来的创新答卷。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