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幻生态发展:机遇、挑战与未来展望

网络 2025-07-04 03:01:26
市场资讯 2025-07-04 03:01:26 阅读

  早在2019年,深圳就被评为“中国十大科幻城市”,并在后来的2023、2024年又曾两度获此殊荣。那么,深圳科幻生态到底怎样?前景如何?打造“科幻之城”,深圳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1世纪以来,深圳科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迄今,深圳拥有王晋康、吴岩、陈楸帆等一批科幻作家与科幻工作者。尤其2015年后,刘慈欣小说《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流浪地球》改编电影大获成功,深圳科幻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幻公益与研究机构先后成立;《中国轨道号》《火星孤儿》等众多科幻作品持续出现;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等各类奖项纷纷斩获,让深圳科幻创造出高光时刻,“科幻之城”已具雏形。

  近年来,为打造“科幻之城”,深圳积极出台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加之深圳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给科幻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形成了独特的科幻生态优势。在此基础上,深圳科幻创作与科技产业协同进化,深圳科幻创作生态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涵盖文学、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等多个领域。

  凡此种种,让深圳打造“科幻之城”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过,挑战随之而来。譬如,名人效应问题。提起中国科幻,家喻户晓的除了刘慈欣及其《三体》《流浪地球》,其他人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说到深圳科幻,除了吴岩、陈楸帆等作家,其他人则很难冒头。又譬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南山区科幻创作风生水起,福田区的“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他区无论科幻创作还是科幻产业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此外,深圳从事科幻创作的作家总体来说偏少,也缺乏叫得响的世界性、全国性科幻文学奖。

  尽管如此,我对深圳打造“科幻之城”前景持乐观态度,正如刘慈欣所言,“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色彩的城市,也是一座年轻的、具有科幻色彩、未来感的城市。深圳有可能会很快成为中国的科幻之城”。那么,深圳如何在这轮“科幻热”中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又可通过哪些路径迈向“科幻之城”?不妨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既要吸收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科幻资源,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科幻作品,更要坚定扎根深圳大地,创作出具有深圳特色的科幻作品。其次,紧抓政策扶持契机,勠力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创新设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大奖。再次,积极实施科幻人才培优计划,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

  相信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持续升级,深圳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幻之城”。期待未来深圳科幻在全球范围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和世界科幻发展贡献独特的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