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区“工业上楼”探索空间效益新路径

网络 2025-07-03 06:10:21
市场资讯 2025-07-03 06:10:21 阅读

  近段时间,在天津市南开区西营门片区,20万平方米的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园区采用“产品化模块设计”,每个生产单元可根据企业需求像积木一样自由组合。这不仅是天津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上楼”项目,更是南开区向空间要效益的有益探索。

  面对土地资源紧约束,南开区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累计建设科创载体项目16个,释放载体空间94.4万平方米,拉动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

  向天空要效益,“工业上楼”突破空间瓶颈。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周边,南开区打造了一批垂直生长的创新载体集群。南开区副区长霍志刚介绍,将全面对标中关村,打造“类海淀”创新创业生态。目前,当地正持续拓展高校空间资源,打造科研项目转化聚集地,并盘活科研院所资源。

  南开区以“知识富集区、创新策源区、产业引领区、生态示范区”为功能定位,打造全域创新示范区。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采用物流人流分离设计,层高、承重、电容量等指标精准匹配工业需求;2万平方米天开中试基地由天津工业缝纫机厂老厂房改造而来,已引进54家硬科技企业,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向存量要空间,低效资源焕发新生机。南开区梳理出58块、134.7万平方米闲置土地资源,建立信息化平台精准施策。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晓军说,产业用地要“扩”、工业用地要“保”,坚持一项一策,建立闲置载体信息化平台,强化招商落地,瞄准优质企业精准招商,将闲置资产打造成承接项目载体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