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低价无序竞争与内卷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反内卷,需营造市场同频场景。
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策层用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等,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素描出一张民心所向的施工图。其中,“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态颇引人注目。因为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将打开反低价无序竞争和反内卷的新空间,真正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舒缓低效无效竞争。
当前一些行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内卷式恶性竞争,反映内部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国内充盈的产业链供应链急需新的市场舒缓供需矛盾。
这也发出强烈警示:落后产能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自然脱落,成为市场高风险偏好的搅局者,会触发非常明显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现象。
显然,反内卷式恶性竞争和低价无序竞争,迫切需要通过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实现供需匹配的边际平衡。唯有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才能转向提升产品品质和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剩余的正向轨道。
如何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首先,要摒弃通过行政指令等方式,真正采取措施扫清妨碍《企业破产法》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这一方面需要正视正常的市场竞争,基于市场力量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市场自律自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发挥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股权制衡能力,强化债权人对公司实控人的约束,缓解代理人的冒险行为。
其次,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还需各方做好有效的风险防范。一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好行业边际风险压力测试;二是要求企业按季甚至按月披露自身风险压力测试;三是要求债权人针对相关行业的敞口风险做好对应风险压力测试。
对部分有地方国资或政府基金投资的落后产能,可考虑通过混改等方式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对业已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可考虑与地方AMC合作,采取资产打包出售的方式。
唯有行业、企业和债权人等的风险敞口在市场得到充分的偏好表达,才能针对相关落后产能的风险进行市场量化定价,进而有助于其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的有效推进。
此外,各方必须明晰,阻碍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对风险的误解。市场本质就是风险交易的场所,唯有充分发挥市场对风险的识别、定价和配置能力,落后产能的退出才能有序而不失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畅通经济内外循环的基本保障。让落后产能失去道德冒险和逆向选择机会,既要敢于相信和敬畏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又要营造一个让市场主体敢于和善于露拙的营商环境和执法场景,通过市场定价和交易吸收消化风险,内卷式恶性竞争和低价无序竞争才能无立锥之地,市场竞争才能带来行业的精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