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债券投资加码:资产配置新动向与挑战

网络 2025-07-02 06:20:23
市场资讯 2025-07-02 06:20:23 阅读

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数据揭示:银行正持续加码债券投资。记者7月1日查阅到,中资中小型银行债券投资余额连升11个月,至今年5月末达46.41万亿元;中资大型银行债券投资余额连升13个月,至今年5月末达49.54万亿元。

业内人士坦言,这是银行在资产端承压下的被动选择,债市成为其资产配置的主战场。当前各类银行债券投资余额普遍处于高位,四家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工农中建)债券投资余额达40.39万亿元。

当前市场呈现“低利率、高波动”特征,资产端普遍经历了收益率下行,部分城商行、头部农商行,从过去简单持有到期吃票息的“配置盘”模式,向精细化、多元化、追求交易收益的“配置+交易”模式转变。

债券投资持续扩张并非没有隐忧。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认为,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是银行自营债券组合投资的优先考量。

“说白了,还是银行传统业务承压,进行债市投资是信贷扩张乏力下的被动选择。”前述东部地区某农商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表示,银行存贷利率的下行速度赶不上资产端收益率的下行速度,“这让银行比较难受”。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银行配债的底层逻辑是存贷增速失衡,欠配压力加大。华北地区某农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坦言:“找到能覆盖资金成本、风险可控的贷款项目越来越难,买债是当下的务实选择。”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招商银行金融投资类资产占比不断提高,这是银行在资产配置上主动作为的结果,也是银行业因融资需求和客观形势变化而调整的结果。

回溯2024年以来的债市行情,债券收益率整体处于下行态势。截至7月1日记者发稿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5%。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银行投资收益对其经营业绩起到明显支撑作用。在多位受访人士眼中,债券业务和传统业务本为互补关系,在不同时期,存贷业务和债券业务对银行的贡献有所不同。

只不过各家银行因监管要求、资金成本和考核激励、投资能力有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配债行为。前述南部地区某农商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认为,中小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应回归本源,从市场化角度做到盈利与风险的平衡。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未来,中小银行需苦练内功,深耕本地市场,同时,银行应重新审视自身资产配置能力,持续提升债券投研与交易能力,更好地管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