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券商首席: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凸显配置价值

证券之星 2025-05-25 07:04:05
市场资讯 2025-05-25 07:04:05 阅读

  从中美博弈、大类资产到产业趋势,变局中的核心逻辑何在?

  5月23日,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上,五大券商首席给出了最新研判。谈及中美博弈话题,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强调,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短期的确定性抓手,而中长期视角下,中国或采取纾困的方式来应对贸易摩擦,其中货币政策有望优先发力,通过释放流动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聚焦A股市场,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王胜表示,“权益资产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迎来实实在在的牛市。在经历了过去几年赚钱效应的调整,以及从高分红到港股优秀平台型公司的崛起,再到国内部分科技公司的活跃,我们认为整个赚钱效应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王胜指出,以Deepseek AI应用为代表的这类新科技发展方向,整体盈利增长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与外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以及与传统经济动能之间的相对关联均较小。因此,这部分公司表现或将超出市场预期。

  王胜进一步表示,我国制造业具备强大的工业整合能力。如果商品对外价格出现积极变化的信号,有望引起市场情绪的进一步升级,届时权益资产或将是大类资产配置的首选。

  具体到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将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他强调,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而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的核心。

  “落到对A股指数层面的判断,其实更贴合的应该是第一类资产(强周期类)。因为经济周期类资产是A股和港股绝大部分指数最主要的权重类别,我们的核心结论就是‘从连续三年的熊市和下行趋势’转变为‘底部逐渐抬升’。”刘晨明称。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对A股市场的判断则是战略性看多指数、后续逐渐震荡向上。他表示,“与海外对比,中国资产可能是全球兼具胜率和赔率的一个选择。从胜率的角度,我们把它定义为‘东稳西荡’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张启尧认为,在全球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一类资产选择,其中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科技赛道需聚焦AI应用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的投资机遇。

  对于产业趋势,与会嘉宾一致将科技与红利列为年度投资主线。

  刘晨明建议关注低波红利与创新药出海;张启尧看好AI下游应用及服务消费的“双阶升级”;王胜表示,经历过去几年赚钱效应的调整,权益资产在未来有望迎来实实在在的牛市,行业层面来看,他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

  李超总结称:“中美对抗可关注红利,中美合作可关注科技”——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与会首席普遍认为,尽管外部扰动加剧,但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凸显配置价值。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富国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袁宜总结称:“即使我们面临那么大的不确定性,但环视全球,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确定性反而相对更强。”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