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五个“一流” 打造产业金融高地
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该《行动方案》明确,从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培育一流标杆企业、建设一流行业机构、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一流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在构建一流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指出,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此外,《行动方案》指出,要优化科创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一方面要支持“高新”及“战新”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另一方面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在培育一流标杆企业方面,《行动方案》从把好上市入口关、推动治理水平提升、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其中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424家,境外160家,居全国第三,占A股上市公司总家数的7.84%,市值近8.61万亿元。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并购贷款、再贷款工具等特色金融产品。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发布至今年一季度末,深圳上市公司已披露并购交易项目184笔,交易金额合计406.87亿元。
在建设一流行业机构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引导头部证券公司有序发展境外业务,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支持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优质专业服务机构在深落户。
在构筑一流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塑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股、债市场和产品体系。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积极争取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落地。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加大互联互通。全力配合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落地,持续深化“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
最后,在一流风险防控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原则,深化央地协作,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早期纠正;增强深圳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维护市场平稳运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