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逾百家上市公司协议转让:减持“新通道” 私募频接盘
去年8月发布的减持新规筑起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新门槛。时隔数月,协议转让这类非二级市场股份处置交易多了起来。自2023年11月以来,上市公司协议转让公告明显增多。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11月至今年1月19日,仅沪深两市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协议转让公告。此外,还有至少15家科创上市公司发布了询价转让公告。

旗下产品净值跌破预警线 “私募魔女”李蓓逼空失败了?
1月17日,市场传出了有关“私募魔女”李蓓旗下产品“半夏永泰宏观2号”净值触及预警线的消息。网上流传的一份1月10日半夏投资面向投资者发布的《关于半夏永泰宏观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触及预警线的公告》显示,由于近期证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截至2024年1月8日,“半夏永泰宏观2号”净值为0.8455,低于合同约定的预警线0.85。

量化势头强劲 百亿级私募格局生变
受市场内外部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观私募新产品近期的发行与业绩扩张“双遇冷”。展望2024年,在市场行情主线尚未明朗之前,量化私募产品依然是市场渠道的宠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百亿级私募机构共有104家,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有32家。相比2022年底,2023年国内百亿级私募机构的总数减少了8家,但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数量却逆势增加了4家。

4天亏掉15.18%!任泽松代表作净值“爆表” 百亿量化私募业绩也遭回撤
2024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私募产品净值也遭遇大幅回撤。每经记者注意到,曾经的“创业板一哥”、集元资产任泽松管理的“集元-祥瑞1号”,今年以来已亏损14.32%。与此同时,不但主观遭遇回撤,连稳定赚钱的量化私募也遭遇了不小回撤,比如去年的百亿量化私募冠军信弘天禾旗下的“信弘沪深300指数增强1号”,今年以来也亏损了3.77%。

头部私募2023年成绩单揭晓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领域表现出色
私募排排网1月16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私募(头部私募)旗下3026只私募证券产品全年平均收益为0.93%,其中166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54.89%。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中,17只产品收益超50%,70只产品收益介于30%—50%之间,372只产品收益介于10%—30%之间。

爆款产品业绩承压 私募基金坚信底部起“春风”
随着市场持续调整,私募产品净值近期表现欠佳,一些爆款私募产品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回撤,引发市场关注。据记者了解,合远基金管华雨、泉果基金王国斌、运舟资本周应波等旗下产品曾经在渠道火爆发行,但目前业绩表现不佳,部分产品回撤较大,不少投资者也因此倍感压力。此外,由于市场情绪低迷,不仅私募基金的新品发行近期遇冷,此前一直稳定赚钱的量化私募开年也出现了业绩的集体回撤。

500万私募产品赎回仅剩105万 投资者状告基金管理人获赔全部损失
花500万元购买的基金持续下跌,赎回款仅剩105万元,无锡一投资者将基金管理人告上法庭,最终获赔395万元。界面新闻注意到,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2月公布了一则因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而向金融消费者赔偿损失的判例。

知名私募最新操作曝光 积极加仓低估值标的
在市场跌宕起伏中,多家知名私募积极“扫货”。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回购股份公告曝光了诸多知名私募的调仓动作,比如高毅资产知名基金经理冯柳加仓了中炬高新,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加仓了山东路桥等。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前期的震荡调整,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尤其是消费、高端制造等板块的优质标的性价比愈发凸显。

私募机构发布新年展望 持续看好A股投资价值
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对外发布了2024年市场投资展望。在机构人士看来,目前A股市场处于低估值水平。随着经济修复的逐步推进,价值蓝筹也将出现较大的修复机会,如部分业绩较好的医药股、前期市场高度关注的人工智能等。总体而言,2024年将是破局之年,市场机遇大于挑战。2024年机遇大于挑战日前,私募排排网对外披露了百亿规模私募2023年度业绩数据。

多家规模大增!中外量化私募大比拼来了
近年来,一些外资量化、多策略私募机构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国内量化机构也快速崛起,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毫不逊色于外资,甚至在某些策略上超越外资。事实上,在多年前,当全球量化投资机构刚来中国展业时,投资者心中还有疑问,外资量化机构会不会全面碾压国内量化机构,但目前看起来事实并非如此,两类机构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赢得了投资者“芳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