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私募产品停收管理费引热议 为投资者带来收益才是“硬道理”
2月4日,微博名为“老曾阿牛”的私募“大V”通过微博宣布,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将于2月5日起停止收取管理费。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震荡,私募基金产品出现较大净值回撤时,停收管理费体现了私募机构风险共担的态度,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不过,长期来看,增强投研能力、做好业绩、为投资者创造收益才是“硬道理”。

几分钱净值私募陆续出现 多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触及预警线 平仓压力正在显现
“近期,我们与私募沟通处理产品平仓的情况在增加,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常态。”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在市场的剧烈调整下,私募产品触及预警、止损线已不再是个例。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近来,半夏投资、盈峰资本、乐瑞资产等百亿私募旗下均有个别产品净值触及预警线,聚宽、吾执投资旗下个别产品已触及止损线,面临平仓。

量化行业将暂停T+0交易?最新回应:并未收到这一通知
2月5日上午,一则关于“量化行业被指导暂停T+0交易”的消息,在资管圈引发热议。对此,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午间向多方求证获悉,目前量化行业并未收到这一通知。上海某百亿级量化私募创始人回应称,目前未收到暂停T+0交易的指导。此外,多位渠道人士进一步表示,由于期指基差持续扩大,目前量化行业最突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管理人DMA策略的降杠杆,在T+0交易方面整体未发生显著变化。

多家私募机构“接力”自购 传递积极信号
开年以来,多家私募机构以自购的方式彰显对市场及自身投管能力的信心,给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开年遭遇滑铁卢 有头部量化产品亏损超14%!跌幅榜前三十林园旗下产品占据13只
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不断调整,不少私募开年就遭遇业绩“滑铁卢”。每经记者注意到,头部量化私募被重创,甚至有百亿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年内回撤超14%。与此同时,主观策略业绩也回调明显,林园旗下一只产品以月度亏损超24%位居榜首。

但斌一天狂推211条微博 回归大众视线 从IPO到融券、被起诉等讲了个够
人红是非多,管理180只产品的私募大佬但斌最近喜忧参半。一方面,旗下所有产品平均收益率22%拿下了2023年百亿私募冠军;另一方面,因产品亏钱,东方港湾被投资者起诉。日前,投资人阎某因东方港湾旗下产品存在较大亏损,以片面夸大产品收益为由,将东方港湾告上法庭,最终,因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法院并未支持阎某的请求。2月1日,但斌在微博上对此进行了回应。

加仓!抄底!多家私募出手了
看好A股市场布局机会,近期,多家知名私募机构、基金经理,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自购公司旗下产品。海南希瓦私募基金在1月下旬已发布两次公告,公司基金经理梁宏及其亲属、关联企业,先后以自有资金818万元、500万元,申购自家产品。而进化论资产也于近期使用25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上海卓胜私募基金也宣布,拿出2500万元增持公司产品。

私募大分化:量化秒杀主观多头 桥水规模翻倍 半夏跌落神坛
如果用一句话归纳过去一年,整个资管行业呈现的格局——私募好于公募,量化好于主观。根据记者从两家头部券商处获悉的业绩排名和总结,2023年以来内地私募量化业绩全面跑赢指数增强、中性、CTA等,部分超额收益超20%,而股票主观多头剧烈回撤,净值跌入0.4、0.5区间的比比皆是。在中国内地市场水土不服的外资也跑出了一匹黑马。

但斌回应!我一直认为给投资者赚不到钱 一分钱都不应该收
2月1日,百亿私募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最新发声,对1月31日引发热议的公司遭投资者起诉事件进行回应。但斌称:“法院已判,东方港湾已经胜诉。”他表示,股市下跌,类似的情况难免。投资者起诉的这只产品坚持价值投资,换手率也极低。投资一帆风顺的时候非常少,挫折难免,但他们依然保持斗志。“如果我们投资失败了,绝不会是因为我们的人品,我保证!”但斌说。

“冠军私募”东方港湾被告 究竟发生了什么?公司这样回应
知名百亿私募东方港湾投资被告了!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上海金融法院披露的一份案号为(2023)沪74民特93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投资人阎某与东方港湾投资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一案,于2023年11月3日立案,现已审查终结。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