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权益基金“中考”放榜:1433只产品浮盈 “冠军基”涨幅超30%
2024年上半场已收官,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权益产品(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只统计主代码基金,下同)“半年考”成绩单也随之公布——1433只产品实现浮盈,“冠军基”涨幅超30%。同时,从绩优产品基金经理的表态,以及公募机构近期召开的中期投资策略会给出的投研观点来看,大家对权益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高股息、人工智能等成为投资热词。

逾500亿入市!大资金开启今年第二轮加仓潮
神秘大资金又出动了!短短不足10天时间,已有逾500亿元资金借道A股ETF入市,主要流向4只沪深300ETF和部分中证500、中证1000、双创相关ETF。加之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大资金入市潮,今年以来A股ETF资金净流入已经超过4000亿元,这一数据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资金净流入额。关键点位大资金出手沪指3000点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关键点位,备受关注。

“破”与“立”!成长派基金经理有何“痛的领悟”?
一批成长派基金经理,正在经历打破、重塑。万得成长风格型基金指数显示,截至6月27日,该指数自2022年年初以来的跌幅约为35%。那些在成长赛道“风起”时名声大噪的基金经理,有不少人在近两年的行情中折戟沉沙,“跌落神坛”。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求变?记者发现,近两年来,越来越多成长派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
华金研究:缩量筑底 科技或继续占优(附7月金股)
科技股估值受产业基本面、风险偏好、流动性、资金持仓等因素影响。复盘2011年以来TMT指数估值6段回升和6段下降的时期,可以看到:(1)营收、研发及投资增速等产业基本面对科技股估值的影响最大。(2)风险偏好也是影响科技股估值的核心因素:一是产业催化或政策支持对TMT估值有支撑,二是外部风险事件发生对TMT估值有压制。

这类策略私募,火了!
投资者求稳也求流动性债券、“固收+”产品受热捧今年私募债券产品在渠道受到投资者热捧,据记者了解,部分代销渠道私募产品卖出小爆款;就连偏好权益类产品的券商渠道,如今也在跟私募商量发行“固收+”的产品;更有高净值客户大幅提升债券产品的配置比例。但私募反映,客户更青睐配置流动性好一点的债券产品,一方面求稳,一方面也期望在未来股市起来时能迅速切换配置。

迷你基金“喊冤”!业绩稳健却不受待见 问题出在哪里?
万基时代,基金“迷你”(指规模降到5000万元之下)和清盘似已屡见不鲜。但这些基金并不都是“坏孩子”,其中有不少基金能持续输出稳健业绩,却被市场忽视,无奈走向迷你或清盘。实际上,这是在信息不对称、不充分情况下,过多基金产品追逐投资者稀缺注意力带来的必然结果。

东吴策略:年初以来ETF流入的节奏、结构和对定价权的影响
近年来ETF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ETF基金规模在近几年进入加速扩张阶段,截止2024年一季度,ETF基金持股市值已近两万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增加超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被动投资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着力点,而被动投资基金具备的低成本、低风险、规模大、分散化投资等优势能够较好地满足耐心资金的投资需求。

公募佣金新规明日落地!基金、券商全方位准备
7月1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公募交易佣金率标准将统一按照4月30日监管下发的降佣标准执行。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基金及券商机构均在加紧协商最新的费率水平并签订相关补充协议,确保相关准备工作在7月前平稳落实。同时,佣金下调同时改变了行业生态,行业正在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中泰策略:反弹在即 近期市场筹码结构分析
一、反弹在即:近期市场筹码结构分析近期市场走弱的一大原因在于强政策预期落空导致市场情绪恶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财税改革预期导致市场过度担忧。我们认为当前时点无需恐慌,依然坚定看多“三中全会”前后市场可能会出现的反弹行情。结构方面,科技板块或依然维持强势。另一方面,券商与中上游的国央企龙头或对指数形成有力支撑。近期市场连续调整,呈现一定的恐慌卖出特征。
国君策略:股市触底企稳 布局7月反弹
股市触底企稳,布局7月反弹。在总量政策接续偏缓、茅台批价下行、严监管和退市担忧以及缴税等因素扰动下,近期股市持续调整,投资者心态普遍低迷。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