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证券:市场上行可期 高股息及“科特估”值得长期关注
光大证券指出,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底部上行可期。当前市场再度回到了底部区间,预计市场下行空间有限,而市场上行空间与时点则取决于关键政策出台的时点与力度以及物价显著上行的时点和弹性。从时点上来看,预计政策将会是三季度市场的重要催化因素,而四季度物价的变化或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配置方向上,关注高股息及“科特估”板块。

上市公司年中业绩开始披露 “掘金”半年报 公募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A股中报季拉开帷幕,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报喜”。公募基金积极关注企业盈利趋势和重磅政策指引,下半年投资“路线图”徐徐展开。受访公募和投研人士表示,下半年公募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方向、半年报展现的长期盈利趋势等展开投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主题等方向。同时,在投资上将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中长期投资价值,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长期发展。

七位知名私募投资经理“把脉”下半年市场: 市场底部区域可以更积极 看好高股息、成长等方向
7月1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证券私募圆桌讨论环节,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李富军作为主持人,与睿郡资产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杜昌勇,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康曼德资本董事长丁楹,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开思基金董事总经理胡彦如,毕盛投资联席投资总监王康宁等六位资深私募投资经理围绕下半年股市投资机遇展开讨论。

“31万亿”新起点 公募行业共话发展新机遇
7月12日,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回归本源向新而生——2024基金业投教创新论坛”上,汇丰晋信基金总经理李选进与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裁谢卫、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朱永强、东方红资产管理联席总经理胡雅丽、中邮创业基金总经理张志名,畅谈我国公募基金行业“31万亿”的发展历程,为未来我国公募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基金投顾、投教业务当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场外资金大举抄底 5天超百亿资金涌入!
近期场外资金大举抄底,多只ETF频频放量。根据数据统计,7月8日至7月12日,5个交易日内股票型ETF净流入额为101.51亿元,宽基ETF净流入居前。7月以来,4只规模较大的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超183亿元。同时,有多只ETF份额或规模创出历史新高。随着近期资金的持续涌入,宽基ETF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钱大千:景气成长板块表现有望阶段性占优
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始终是市场的核心主线,中证红利指数的走势有别于A股整体表现,上半年涨幅达7.75%,相对收益显著。实际上,红利板块的强劲走势并非始于今年。自2021年初“茅指数”泡沫破裂后,资金的流向便发生了显著变化。估值处于低位的大盘价值红利以及小微盘股开始得到资金青睐,A股市场开启了长达3年的红利板块与小微盘股的强势行情。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微盘股遭遇剧烈调整。

“巨无霸”ETF国际化 超千亿元资金涌入股票型ETF
ETF已成为当前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统计数据显示,6月以来,超千亿元资金涌入股票型ETF,当前有5只宽基ETF规模突破千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更是超过2200亿元。超千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资金持续涌入股票型ETF。据Choice测算,自6月1日以来,截至7月12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达到1041.11亿元,宽基ETF成为吸金主力。

量化私募对融券新规反馈积极
国内融券业务相关政策近日迎来重大调整,在暂停转融券的同时,对融券保证金比例进行了上调。此外,监管部门还明确将进一步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上述政策变化或对部分量化策略带来影响,但主流量化私募大多都给出积极反馈,对维护市场和行业健康发展表示出了信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融券政策变化主要会对股票多空策略造成一定影响,而这类策略在量化私募里比较多。

债市谨慎情绪渐浓 基金经理“按兵不动”
今年二季度,债券牛市惯性未减,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度报告正陆续发布。截至7月12日,从已披露的规模来看,多只债基规模相较一季度末均有大幅增长。然而,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行,央行在7月以来多次出手,债券市场逐渐降温,不少债券基金经理开始进入观望状态,通过观察市场和政策的进一步变化,以调整后续的投资策略和交易动作。

汽车板块走强 基金看好智能化投资机会
近期,汽车板块迎来触底反弹行情,多只与汽车相关的ETF也大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汽车ETF周涨幅达6.93%,多只新能源汽车ETF涨幅均超过3%。此外,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相继发布,汽车行业公司的业绩扎堆预喜。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驾驶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