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分析】沪深港通ETF再扩容91只 提升两地资本市场活跃度
7月12日,沪深港交易所同时公布沪深港通ETF最新的调整名单,将于7月22日起生效。本次扩容后,北向沪股通及深股通ETF将新增85只,南向港股通ETF将新增6只。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增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是落实监管部门放宽沪深港通ETF的重要举措。本次多只行业主题ETF首次亮相ETF通,不仅丰富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布局工具,也将有助于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的活跃度。

多位私募大佬最新发声!未来三四年市场大概率往上走
7月1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证券私募基金圆桌环节,七大私募围绕2024年下半年股市投资新机遇,展开讨论。

中信证券:下半年A股市场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 迎接大拐点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宏观总量运行虽仍有压力,但预计政策会持续聚焦新动能,带来其全面发力,经济结构中的亮点将更加凸显。预计工业景气将延续较快复苏,投资保持“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的格局,消费结构上呈现服务消费仍有韧性的特征,出口在补库周期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带动下趋势性回温。预计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长目标。

反弹一触即发?逾百亿资金借道ETF进场抄底 这个板块的ETF份额已飙升至历史新高
本周股指集体反弹,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140亿元。行业主题上看,科创芯片、医疗相关ETF被资金看好,而证券、光伏相关ETF被资金抛售。ETF本周净流入逾百亿元本周沪深两市成交3.46万亿元,其中沪市成交1.54万亿元,深市成交1.92万亿元。

太火了!7月以来近400家上市公司被调研 机构瞄准中报预告“绩优生”
今年以来,多家包括公募、私募、券商在内等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收盘,今年以来超4000家上市公司被调研,单就7月而言,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调研方式包括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现场会议等,其中有12家公司7月以来接受的调研机构家数超过100家。随着中报预告的陆续披露,不少中报预喜的个股受到机构青睐。

“挤水分”效应延续:6月信贷社融同比少增 M1、M2增速继续回落
最新出炉的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季节性回升、但同比双双少增。中国人民银行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同比少增92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2982亿,同比少增9283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5.0%,降幅较上月末扩大0.8个百分点。

中原证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 关注AI应用落地进展
行情回顾与估值表现:6月传媒指数下跌8.0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30%、3.87%、6.74%。与基准指数相比,传媒指数在6月的下跌幅度更大,排在全行业涨跌幅第18位。子板块全部下跌,其他广告营销和出版两个子板块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下跌1.91%和2.87%,影视、其他文化娱乐、游戏、动漫、互联网广告营销下跌幅度均超10%。

国泰君安:财税改革或提升建筑一利五率盈利与估值
财税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消费税或将弥补地方财力。(1)6月25日国务院作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及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2)根据国君策略组已发布研报的观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保持宏观税率的稳定和央地财权事权再平衡。

事关北斗产业!工信部最新发布 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升级换代
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具体来看,要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
“最牛”ETF 3天跌近15%!发生了什么?
海外资产高位震荡,“最牛”ETF降温。7月12日盘前,美联储降息预期急剧升温,美股科技股遭遇大抛售,美股指数高位震荡,日本股市亦表现不佳,如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95%、日经225指数下跌2.45%。国内跨境ETF炒作热情有所减弱,部分资金获利了结,一些场内基金溢价亦有所收敛,部分跨境ETF出现明显回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