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绩优”基金持仓曝光!
人工智能“绩优”基金的持仓浮出水面!7月15日,东吴基金发布了东吴移动互联的二季报,二季度内,该基金新增重仓了兆易创新、歌尔股份等个股。2023年,受益于人工智能板块的行情,东吴移动互联全年收涨44.92%,一度是主动权益“冠军基”的热门候选。截至今年7月12日,东吴移动互联的年内收益达到了29.37%,延续了去年的佳绩。

东海基金股权二次流拍 中小公募股权价值承压
7月16日上午10时,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圳中院”)在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上对被执行人深圳鹏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鹏博”)持有的东海基金22.6027%的股权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结束,拍卖结果显示为流拍。

8只红利主题基金拥堵发行 有产品已延长募集期
毫无疑问,2024年红利主题基金绝对是热门赛道之一。不过,近日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红利甄选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2024年7月15日(含)调整为2024年7月29日,募集期限延长了半个月。据统计,目前有8只红利主题基金正在发售,竞争也较为激烈。延长募集偶有发生近日,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红利甄选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2024年7月15日(含)调整为2024年7月29日。

理性看待基金经理“洗牌”: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最近,有关基金经理“反向”流动,转岗成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的消息源源不断,有的还因为业绩不佳转岗而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在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为此拍手叫好,也有人质疑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是否会给基金正常运行带来冲击,还有人担心公募行业人才的流失问题。其实在笔者看来,因为业绩不好而被“优化”这件事在公募行业一直存在,不是什么新鲜事。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来了:主打AI、新能源、高股息
公募基金进入二季度财报披露季,截至7月16日,首批28只基金(注: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二季报率先披露。最受市场关注的是主动权益基金。中欧基金、平安基金、国投瑞银基金、东吴基金、德邦基金、易米基金等公司发布了旗下9只主动权益基金的二季报。它们的投资方向涵盖了目前最流行的AI、新能源、高股息红利等方向,公募二季度的主动权益投资策略由此可见一斑。
上市首日 涨停!基金急发公告
7月16日,境内首批两只沙特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ETF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ETF上市首日盘中涨停。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沙特ETF的上市,让投资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起点参与中东市场的投资,充分分享中东经济增长的红利,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与此同时,互挂ETF的进一步探索也有助于中国优质资产“走向世界”,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布局中国资产的多元化选择。

把ETF当新股炒?上市首日涨停、成交近50亿 基金公司紧急提示风险
今日,南方基金旗下沙特ETF(159329.SZ)、华泰柏瑞旗下沙特ETF(520830.SH)分别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两只ETF开盘大涨,南方沙特ETF(159329.SZ)在下午开盘后更是直冲涨停。

两只沙特ETF上市首日涨停 换手率均超过300%!基金公司紧急提示溢价风险
7月16日,境内首批沙特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520830)、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159329)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根据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披露的上市交易提示性公告,截至7月12日,两只沙特ETF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的资产比例分别为基金资产净值的96.96%、97.35%。

基金经理队伍“供给侧优化” 悄然开启……
未雨绸缪、开始过紧日子的公募行业,正在悄然开启基金经理人才队伍的供给侧改革。尽管公募规模已突破31万亿元,基金公司对人才需求持续放大,但公募行业规模仰赖头部基金、成熟选手维护总规模的平稳性,也使得人才需求具有偏向经验型选手的结构性特点。在降本增效的行业大背景下,基金公司都已开始考虑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策略。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