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私募领罚单!承诺保本、挪用基金资产、未设置冷静期
整治私募乱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8月以来,深圳、北京、浙江等地方证监局在私募监管方面开出多张罚单,涉及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挪用基金财产、夸大推介基金、提交有虚假记载的产品备案材料、合同中未设置不少于二十四小时的投资冷静期等多方面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地方证监局对违规私募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决定。

又见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年内“清仓式”卸任、离职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近来新华基金固收投资总监、浦银安盛FOF业务部总监等数名基金经理扎堆进行“清仓式”卸任,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2名知名基金经理接连清仓卸任引发了市场关注。周三,新华基金宣布其固收投资总监郑毅卸任在管的四只基金,且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不久前,浦银安盛基金FOF业务部总监陈曙亮一口气卸任所管9只FOF产品,并宣布离职。

“超级LP”社保基金新落子 出资38亿瞄准云南新能源产业
超级LP全国社保基金再出手。8月13日,云南新能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云南新能基金”)正式成立。

百亿私募基金经理“求合作”:着急要500万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近日独家获悉,一家百亿私募的基金经理正在焦急地寻找资金,“求合作”。该基金经理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求合作,找能投主观股多的金主资金500万元(非常着急要),我们团队跟投500万元。真心求合作,雪中送炭,真心求帮助。

九泰基金减少一栋办公楼!相关人士:降本增效 有保有压
8月14日,九泰基金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办公地址发生变更。公告显示,九泰基金办公地点并未发生迁移,只是减少了一栋办公用楼。接近九泰基金的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表示,经营场所调整是公司降本增效的手段,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及时调整并优化经营策略,使公司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公司运营效益,以期重塑竞争力。

基金名将不“名”了!跳槽后业绩远不及预期 原因何在?
从2023年加盟新东家算起,截至2024年8月12日,陈金伟(鹏华基金)、蔡宇滨(招商基金)、高楠(永赢基金)、何以广(兴证全球基金)、白冰洋(富国基金)、张腾(银华基金)等一批知名基金经理“复出”已有时日。他们普遍有着辉煌的历史业绩,跳去大公募后不仅接管了老基金,还发行了属于自己的新基金。市场对他们的普遍预期,是他们在新东家“复出”后创造出更好的投资业绩。


公私募基金自购股票型基金活跃 展现市场信心
2024年内,公私募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趋向活跃,尤其在股票型基金上表现显著。据统计,股票型基金的净申购金额高达19亿元,显示出基金公司对市场的信心及对新发基金的支持。尽管A股市场经历波动,但多数基金公司认为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因此对后市持乐观态度。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在股票型基金上的净申购额达到13.9亿元,远超FOF基金的6.6亿元和债券型基金的2.6亿元。

【读财报】二季度QDII基金透视:平均收益率约3.29% 南方基金、建信基金等收益率靠前
近期,公募QDII基金2024年二季报陆续披露完毕。统计显示,超七成QDII基金在2024年二季度实现正收益,全产品平均收益率约3.29%。南方基金、建信基金等产品收益率靠前。市场表现方面,二季度中国香港和美国、印度等市场配置基金收益率居前,而法国、越南、日本等市场相关主题基金整体表现欠佳,平均收益率告负。

债市风云突变 投资者如何应对?
今年以来,大量资金不断流入债券市场,也推动了“债牛行情”。但随着近期债券价格的逐步走高,长期国债利率不断创下历史新低,市场正在担忧债市走牛背后的风险。过去几个月,央行已通过多个渠道向市场提示债市风险。此外,多家公募基金近期也宣告暂停债券型基金大额申购等业务。8月5日至12日,债券价格迎来一波大幅调整,8月13日有所回暖。谈及债市的后续投资机会,受访人士认为,中长期仍有配置价值。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