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中考”成绩单出炉:鑫元、创金合信等营收同比增长 多家公募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接近尾声,部分公募基金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陆续曝光。就目前已公开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多数公募基金面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压力。其中,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滑坡十分明显,净利润降幅超过80%;大中型基金公司中也不乏净利润降幅超过20%的案例。但也有个别银行系公募基金迎来“春天”。

33家公募上半年“钞能力”揭晓:华夏暂列第一 9家中小公司弯道超车
33家公募2024年上半年“钞能力”揭晓,其中11家净利过亿元,9家逆势增长;6家净利腰斩,5家入不敷出。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8日晚间,已有至少33家基金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数据出炉。

广发证券:从7月日元兑美元升值 看本轮海外“套息交易”及其影响
一直以来,广发证券主动扛起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发挥业务优势,打造丰富的投教载体,引领投资者教育工作走在行业前列。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广发证券特在《中国证券报》开设10期的“财富+”投教专栏,贯彻资本市场人民性立场,向广大投资者分享专业观点和市场热点,更加有效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聚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价走势强劲 黄金ETF人气攀升
近日金价表现坚挺,但A股贵金属板块表现较为平淡,相关主题基金未能强势领跑市场。与此同时,投资者购买黄金ETF的热情却持续高涨。黄金或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近日,伦敦金连续多个交易日站上25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看似突破了今年4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并在8月20日创下历史新高。海外机构人士认为,国际金价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几率较大。

业内人士: 应对持有期产品发行投资加以约束
近期,多只设置了三年持有期的基金运作满三年,进入开放日常赎回状态。部分基金亏损超过五成,这也让背负“更好的投资体验”“更高的投资收益”期待的三年持有期基金备受争议。对于持有期基金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想要充分发挥持有期基金的优势,应当对此类产品的发行和投资加以一定的约束。

多只QDII基金净值反弹 海外投资仍需警惕风险
7月中旬以来,海外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多只QDII基金净值一度出现明显回撤。不过,随着近期美股和日股纷纷反弹,多只QDII基金相继收复此前“失地”。站在当前时点来看,多家机构认为,尽管海外市场此前的动荡告一段落,但美国大选临近,叠加多重不确定因素,未来市场仍有可能继续波动,投资者需要警惕海外投资风险。QDII基金纷纷“回血”7月中旬至8月初,美股出现大幅调整。

多数私募预期美联储降息对A股影响不大 全球利率下行周期看好科技成长板块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调整货币政策“时机已到”。市场对此解读为,美联储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降息将是板上钉钉。来自私募业内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当前约有六成私募机构认为,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将对A股市场构成中期利好;与此同时,在海外主要经济体、国内利率水平有望全面进入下行周期的背景下,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私募机构比例较高。

中证A500指数下月发布 基金公司ETF“拼抢”战提前上演
中证A500指数尚未正式发布,多家基金公司已摩拳擦掌。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中证A500ETF,待后续指数发布后,将立即上报相关ETF产品,以求谋得先机。业内人士认为,在指数基金大爆发的背景下,中证A500指数可能是最后一个主流宽基指数,必须全力“拼抢”。

从“野蛮生长”到“出清风险” 公募基金子公司未来何去何从
一方面,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屡创新高;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子公司的规模却出现快速下降。二者业务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日前,信达澳亚基金挂牌转让其全资子公司信达新兴财富(北京)60%的股权,起拍价低至20万元。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基金子公司面临的挑战和转型压力,以及基金公司积极调整业务战略规划的趋势。

逾九成“固收+”基金月内净值出现回撤
“固收+”基金在近期的市场行情中遭到双重打击——底仓信用债资产遭遇大幅调整,可转债作为收益增强资产也跌至市场底部。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27日,九成以上“固收+”基金的净值在月内出现不同程度回撤,最大回撤幅度接近8%。8月以来,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在双重因素影响下,公募“固收+”策略产品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