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9只公募产品上半年平均管理费收入同比下降17%
公募基金产品的2024年中期报告正在密集披露。相较于去年同期,多只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下降甚至“腰斩”,《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基金管理费的减少主要受到基金管理费率下调和基金规模下降两方面影响。

中央汇金最新持仓曝光!上半年增持近500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
随着宽基ETF2024年中报的陆续披露,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今年上半年的持仓变化情况逐步显现。8月29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旗下头部宽基ETF披露2024年中报,中央汇金相应的持有份额情况随之浮出水面。通过对比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中报披露的ETF前十名持有人,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借道宽基ETF大举入市。

年内主动权益“五毛基”数量占比已达14% 多产品集中调整基金经理“再出发”
持续的震荡行情下,一批基金经理愈发需要面对收益零落的挑战。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公募市场主动权益“五毛基”在市场中的数量占比已经达到14%左右。而在这一背景下,近月来,许多基金经理变动正愈发剑指这些“五毛基”,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8月以来,更有多家公募机构集中对10只产品以上的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整,隐隐反映出机构对投研团队整体改弦更张、提振产品业绩的意愿。

338只货币型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下 年内收益率一路下行 规模为何不减反增?
收益率一再下行,有稳健投资特性的货币型基金也不香了?以规模高达7000多亿元的天弘余额宝为例,截至8月29日,该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为1.38%,当前已跌破1.5%,这个收益率较2023年末降幅已接近40%。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6.76%,甚至超过同期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多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盈利曝光
上市公司中报进入最后密集披露阶段,基金公司经营业绩也集中曝光。随着多家上市银行公布2024年中报,银行系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数据随之出炉。从数据看,银行系基金公司分化显著,部分规模以固收为主的基金公司实现正增长,而权益产品占大头的基金公司营收出现下滑。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部分公司上半年由盈转亏,部分公司亏损额仍在扩大。

中信证券:弱宏观下的高增长 新动能引领用电需求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在汽车制造等新型高端制造业引领下,制造业对于用电增量的解释力度正不断增强;受益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充换电需求,已成为用电增量的重要构成;各部门电气化率提升拉动用电作用明显,未来仍有较大渗透空间。

中信证券:美联储首次降息后 美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bps,年内降息50-75bps。美国就业市场走弱、通胀压力明显缓解是美联储开启本轮降息的主要原因。首次降息后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或将较快回升,但就业市场预计较难快速企稳。未来美联储结束降息需待美国就业、收入增速、消费增速等经济领域趋于健康增长态势。美债利率已经步入下行周期,首次降息后美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尤其是短端美债。

中金:盈利承压+扩产放缓+需求快速增长 三氯蔗糖价格有望见底回升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三氯蔗糖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导致生产企业盈利承压,同时目前全球三氯蔗糖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行业集中度高(2024年CR3接近85%),当前行业产能扩张放缓,而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预计三氯蔗糖价格有望见底回升。

国泰君安:市内免税新政落地 提振本土消费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市内免税新政落地,有望承接海外消费回流。预计中期市内免税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牌照之上,规模与供应链是核心竞争力。牌照发放是市内免税发展初期的决定因素。市内店牌照存在进一步放开可能,得运营者得天下。根据市内免税店盈利模型,核心竞争要素在于区位客流、品牌招商能力、品牌的议价能力。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