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基金密集调升风险等级,“翻倍基”受影响,投资者需注意

网络 2025-10-17 15:36:09
基金 2025-10-17 15:36:09 阅读

  财联社10月17日讯(记者李迪)近期基金市场风险等级调整动作十分频繁,多只基金产品密集迎来风险评级上调。作为投资市场的风向标,这一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基金风险等级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绩优“翻倍基”也在风险等级上调名单之列。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的风险等级由PR4调升至最高的PR5,而该基金的近一年收益高达126.13%。

  波动增加是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被调升的主要原因。由于债市波动加剧,多只债基近期也迎来风险等级被调升的操作。

  此次调整虽不改变投资者已购产品的核心属性,但投资者的定投操作可能会受影响。若基金新风险等级超出投资者承受能力,可能导致定投扣款失败。业内人士也指出,“风险匹配”并非一劳永逸的操作,随着市场变化与基金特征变化,投资者需要定期重新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投资组合。

  多只基金风险等级调升,“翻倍基”也在列

  近日中信银行公告称,自2025年10月15日起,该行将陆续调整部分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共计17只,其中对15只基金上调风险等级,对2只基金下调风险等级。

  调整原因为根据监管要求,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安排,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据悉,中信银行遵循同类产品风险评级一致性、产品风险评级随市场和政策动态调整等主要原则进行风险等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绩优基金也被调升风险等级。以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为例,该只基金的风险等级由PR4调升至最高的PR5。除中信银行外,宁波银行等代销机构也于近日调升该只基金的风险等级。

  该只基金风险等级被调升的主要原因是波动加剧。截至10月16日,该基金的近一年收益高达126.13%,在439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1。但高收益的背后也伴随着高波动。近一月,该基金亏损幅度达5.05%,在487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289。

  该基金目前仍处于锁定期内,投资者无法买入卖出,但将在今年年底迎来开放期。在迎来开放期前调整产品的风险等级,能帮助投资者更充分地认识到基金的投资风险,有助于维护投资者利益。

  还有多只债基调升风险等级

  本月,富国基金也调整31只产品的风险等级,其中28只调升,仅3只调降。被调升风险等级的产品中,20只产品为债券型基金。

  天弘基金也于近期调整多只产品的风险等级,其中天弘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天弘多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天弘弘丰增强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等级从R2调升到R3。

  此外,融通通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海富通策略收益债的风险等级也于10月1日起从R2调升至R3。

  债基调整风险等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日债市波动加剧,导致相关债基产品的净值波动增加。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以债券为主要配置资产的债基而言,债市波动的传导效应十分直接。债券资产是相对稳定的资产,但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下,近期债市波动增加,也导致相关产品波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调升部分债基的风险等级,能更好地向投资者揭示产品风险,有助于维护投资者利益。”

  二是由于股市回暖,部分债基提升股票仓位,因而产品波动增加。以海富通策略收益债为例,该基金在2024年末的股票仓位比例为12.08%,但今年二季度末股票仓位升至15.32%。

  对投资者有哪些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等级调整不会改变投资者此前购买产品的投资者类型、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其他风险收益特征,已购买产品的风险评级及其他产品要素以购买时的产品说明为准。

  但对于投资者持续定投的产品,如果风险等级调整后,投资者的定投操作可能会失败。

  参考中信银行规定,对于涉及定投的产品,若调整后的产品风险评级高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将导致扣款失败,若连续三次扣款失败定投协议会自动失效。但投资者可选择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或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

  尽管风险等级调整本身不改变基金的投资策略,但调整所传递的“风险信号”必须被投资者重视。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风险匹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操作。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会改变,投资者也需要重新进行风险匹配。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基金产品的风险变化,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多只基金密集调升风险等级,“翻倍基”也在列,你买的基金受影响不?)

(责任编辑:6)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